葡萄栽培技术
566
切换pc版

近50年来,我国葡萄科技工作者与广大葡萄种植者研制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

1952年,旅大地区创造的双壁篱架,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后经改进,双篱架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葡萄科技工作者和种植者成功地将宣化传统的漏斗架改造成棚篱架,提出了适合于广东葡萄栽培的“双垂帘高丁字架”。在不埋土栽培区,发展了多种改良式单篱架,形成适于“高宽垂”栽培的架式。近年来,南方产区试用日本网式水平棚架等。在南方及黄河故道等地,由于“高宽垂”栽培模式的发展,已开始变矮主干或无主干株形为多种高主干整形修剪方式。注重整形修剪与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的联系,特别是架式及土肥水管理条件。整形修剪充分考虑品种特性和适应科学栽培的要求,在逐步规范化、模式化。疏花、疏果、套袋是大粒鲜食葡萄优质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国大部分产区已采用。环剥技术也开始用于无核葡萄栽培。摘除老叶是我国近年来开始采用的又一项提高葡萄品质的技术措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的多次结实技术,已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直插建园是70年代后兴起的栽植新技术,在东部沿海和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应用较为普及。90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推广营养袋苗栽植新技术。

精耕细作是我国葡萄园管理的重要特点。从70年代开始,各地葡萄园,尤其是幼树园试验并推广树盘覆盖地膜的方法。近年来,各种有色地膜开始应用于葡萄园树盘覆盖。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葡萄园施肥已由经验施肥转变到科学施肥,根据葡萄对矿质元素的需要、物候期、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确定施肥期、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的阶段。一些地区已开始采用叶分析法和叶柄分析法指导施肥。在灌溉方面,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不同的节水灌溉方法。一些地区将主、干渠道改成管道或暗管,在华北、西北一些干旱地区采用穴灌法。7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葡萄园已开始推广应用滴灌。近年来,滴灌设备和方法已有多方面的改善与提高,滴灌现已成为葡萄园中最重要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在我国西北甘肃、宁夏等干旱地区,果农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法滴灌”。福建、湖南、浙江、云南等南方葡萄产区,采用在水田中建高垄,垄上栽葡萄,垄间设置排水沟的方法,排水效果很好。个别地区在葡萄园地下埋设有孔管道,实行暗管排水。

葡萄是我国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普遍、最成功的果树之一,已有多种生长调节物质在葡萄生产中得到应用。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用生长素类化合物促进葡萄苗木生根的研究,现已成为苗木生产中的一项常规技术。GA3已被广泛用于增大无核品种果粒、提高有核葡萄坐果、增大果粒和改善品质及诱导部分品种成为无核葡萄。随着葡萄设施栽培的兴起,利用石灰氮和氰氨打破休眠、促进萌芽已成为促成栽培的重要措施。随着绿色安全食品日益受到市场的重视,完善和制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使用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实施相关的生产许可和检测制度,已在我国受到充分重视。

在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方面,通过单项或配套技术措施,使我国葡萄产业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主要技术措施有: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的产区和园地,采用适宜架式及株形,明确品质要求,制定适度的丰产指标,不盲目追求高产,合理进行修剪和疏穗、疏花、疏果,实施科学的土肥水管理制度,果实套袋,适时采收,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葡萄设施栽培发展十分迅速。北方的日光温室和大棚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南方的促成和避雨栽培正在蓬勃发展,葡萄设施栽培已成为我国鲜食葡萄栽培中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50年来,我国葡萄病虫害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主要真菌性和细菌性葡萄病害及葡萄虫害均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葡萄病毒病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已鉴定出我国葡萄上存在的几种主要病毒,如葡萄扇叶病毒、卷叶病毒、栓皮病毒、茎痘病毒等现已开始利用组织培养结合热处理脱毒培育无病毒苗与检测工作,针对传毒媒介,对葡萄根线虫进行了研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