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殖鱼类主要病害——疖疮病
415
切换pc版

(1)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青色、草鱼、鲤鱼和鳊鱼,鲢和鳙鱼偶有发现此病。无明显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高龄鱼易患此病.鱼苗和鱼种发病较少。

(2)症状和诊断 此病发病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绍基部两侧,皮下肌肉组织出现一个或几个红肿隆起,形似脓疮,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感觉。脓疮内充满脓汁。脓疮周围皮肤和肌肉充血发炎。严重时肠道充血,绍基部充血,绍条裂开。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作出诊断。当市疮部位尚未溃烂时,应切开疗疮,涂片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杆菌和血球。注意粘抱子虫寄生肌肉时,也可引起体表隆起,肌肉失去弹性和软化,皮肤充血症状,但显微镜检查应见有大量钻抱子虫。

(3)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由疗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引起。在鱼体放养密度高,水中溶氧低,水质污浊及鱼体受伤时易发此病。

(4)防治方法

预防:彻底清塘消毒,合理密养,操作仔细,勿使鱼体受伤,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高。定期泼洒生石灰。鱼种放养时可用映喃陛酮,每100千克水.用药0.2克,药浴30分钟。

治疗:全池泼洒强力杀菌消毒剂,每亩鱼池水深1米用药500克。内服磺胺噬陛,每100千克鱼第一天为5克,第2~6天药量减半,拌饵投喂。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