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链、鳙、鲫、鳗及牛蛙等多种淡水水生动物。全回各地均有流行,主要流行于热天,对淡水鱼中各龄鱼都可危害,尤以鱼种受害最大,造成一定的死亡率,降低鱼的商品价值,并可继发水霉和细菌性疾病。
(2)症状和诊断 钻头强寄生在不问种类的鱼体,表现不同的症状。寄生在贷、组等鳞片较小的鱼体表,可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石榴子般的红班。寄生在草鱼、鲤鱼等鳞片较大色的皮肤亡,寄生处的鳞片被“蛀”成缺口、呈现充血红斑。虫体前端钻入寄主组织内,后半段露出色体外,老虫的体表体,附有大量累枝虫、钟形虫。严重寄生时,鱼体好似披着“蓑衣”,故有“蓑衣病”之称。当大量虫体寄生在绥包或草鱼等鱼的u腔内时、可引起口不能关闭,不能提食而死。
根据症状及肉眼观察到虫体,即可作出诊断。
(3)病原及致病条件 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多态锚头结,寄生在蛙、编鱼的体表和口腔。鲤锚头绍,寄生在鲤、叨、缆、院、乌聘、青色、馒色、及牛蛙的体表、眼、口腔等处。鲩锚头鳋,寄生在草鱼体表。锚头鳋的繁殖水温为12~33℃,通过水体、工具及鱼体传播。
(4)防治方法
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水中钻头绍幼虫。放养时,用高锰酸钾,每100千克水,用药1~2克,1.5~2小时。
治疗: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用药0.5~0.7克,以杀死幼虫,须连续厂2~3次,每周一次,或鱼虫克星(B)型全池泼洒,海亩鱼池,水深1米,用药50~100毫升,过4~5天后再重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