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葡萄属内种间性状的过渡类型和种内多型性现象比较常见,加之分类学者对种或变种等的分类标准意见不一,给传统的形态分类带来许多问题。至今,我国原生的葡萄属植物种类的具体数目尚无公认的定论。某些种的分类地位、亲缘关系的确立也存有较大争议。
属植物种质资源及种类的具体数目国内外报道相互差异很大。其原因,一是调查范围、资料来源以及分类观点不同,二是近年来随着葡萄种质资源调查的深入,新的种类不断被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比较权威的著述有:1957年,陈嵘主编的《中国树木分类学》共记载我国葡萄属植物6个种。1972年出版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记载有12个种、1个变种;1979年,俞德浚编著的《中国果树分类学》记载有9个种、1个变种;同年,王文采报道25个种;1981年,左大勋等人报道有26个种、5个变种。1992年,孔庆山的研究报告中涉及37个种、5个变种;1996年,李朝銮经过归纳总结,于1998年编著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四十八卷第二分册葡萄科),共记述有38个种、1个亚种、10个变种(其中包括1个已归化的栽培种)。1999年,贺普超的研究报告中涉及42个种、7个变种。
李朝銮(1998)编著的《中国植物志第48(2)卷》是我国葡萄科分类的一次重要总结,分类处理意见大多明确无疑,所记述的我国葡萄属植物种、亚种、变种数量,应视为我国葡萄属植物种类的权威性统计数字。但此专著未记述我国确实存在的腺枝葡萄。腺枝葡萄最早于1925年发表,模式标本采自湖南新化雪峰山,嫩枝具腺毛为本种的主要特征。此后,近半个世纪国内未再发现腺枝葡萄。1979年,王文采将腺枝葡萄收入其编著的葡萄属分类检索表。1983年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葡萄组相继在广西永福、江西赣州、浙江古田山、福建建阳等地采集到腺枝葡萄,并引种多年,以后又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标本室见到采自湖南新化的模式照片,证明这种葡萄确实存在。国内之所以在很长时期内没有腺枝葡萄的记载,主要原因在于其模式标本被误定为“毛葡萄”,如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标本馆(北京)所藏的毛葡萄标本中,刘林翰015867号标本(产湖南,1963526采),其枝上的腺毛清晰可见,而且标本采集记录中也明确记载“幼枝密生暗紫色刺状软毛”,此号标本被定为“毛葡萄”,显然有误,应订正为腺枝葡萄。据此,本葡萄卷采纳王文采等对腺枝葡萄的有关意见,将其列入我国葡萄属植物中。另外,在1998年后,王晓东、王发松等又相继发表了3个新变种,即顺昌刺葡萄、毛叶武汉葡萄、伏牛山葡萄。这样,我国葡萄属已知种类应为39种、1亚种、13个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