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鲢鱼,其次是鳙鱼。在全国各地的湖泊、水库、江河和池塘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流行更为严重。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未死的鱼失去商品价值。
(2)症状和诊断 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无光泽.尾巴上翘。病鱼在水中狂游乱窜,订圈或钻入水中复又跳起,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故又称疯狂病。病鱼的肝脏、脾脏萎缩,有腹水,小脑迷走叶显著充血。肉味不鲜而有腥味。
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取下病色的嗅球或脑腔中拟淋巴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成熟抱子或单核营养体时,可作出确诊。
(3)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出缆碘泡虫寄生神经系统秆感觉器官引起。鱼种未经检疫带入病原。鱼塘长期不清塘,狈泥过多,通过鱼体接触和水体流动传播,雄鱼苗刚出膜即司被感染。
(4)防治方法
预防: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每亩塘用12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鱼种放养时用高锰酸钾,每100千克水用药2克,浸洗30分钟。流行季节定期泼洒敌百虫。
治疗:全池泼洒敌百虫,每亩水深1米用药0.5千克,半月一次,可降低感染串,减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