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体虫病
病原体:本病的病原为石斑鱼体虫。石斑鱼体虫局纤毛虫类,大小约为45~80微米×29~53微米,形状为腹面平坦呈椭圆形或卵形,腹面有一圆形脑口和漏斗状口管,有一椭圆形大核相一圆形状小核,大核之后有一花朵状折光涝状体,腹面左右侧各有12~14奈纤毛线,中间5~8条纤毛线。背面裸露,无纤毛。
症状:病鱼常浮于水面,游动迟缓,食欲减少,头部、体表、鳍条、鳃组织粘液分泌增多,使体表常有败絮状的分泌物复盖,或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觅。病情严重时,白斑扩大连成片,故也称石斑鱼白班病。病色绍条充血、坏死,蛀绍溃烂,甚至鳍条骨裸露。病死的鱼胸结向前方僵直,几乎紧贴于鳃盖上,确诊此病需用显微镜观察。
病因及流行性况:石斑瓣体虫主要寄生于红点石斑、青石斑、真鲷等鱼类,从鱼种到成鱼都可感染致病。此病在养殖密度大的水体及网箱中常常发生。夏季是本病的流行李节。一旦感染,流行迅速,死亡率相当高。
防治方法:与刺激隐核虫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