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的选择和评价
540
切换pc版

葡萄园的选择与评价应在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解放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葡萄生产是在计划经济下,依据自然条件规划生产基地。1957年,当时的农业部、食品工业部、林业部、城市服务部联合召开全国果树生产会议,确定了发展葡萄种植业应执行我国农业“以粮、棉为纲”和果树“不与粮、棉争地”的原则,葡萄园的建立应选择山坡、河滩、沙荒等农作物产值较低的地段。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葡萄生产的发展在政策上受到了限制,在园地的选择上遇到很大的困难,长期停滞不前。

至1979年,全国葡萄种植总面积只有29 200?hm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葡萄生产摆脱了“以粮为纲”方针的束缚,葡萄园的建立和产地选择不再以“非粮田”为标准,而转向具有优越自然生态条件的广阔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优良新品种的引进,特别是巨峰系品种在我国的推广,大大拓展了我国葡萄的栽培区域。

90年代后期,我国一度兴起的“红酒热”,使酿酒葡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我国在葡萄产地科学评价和葡萄品种区域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许多学者就我国葡萄产地自然环境所做的科学评价和论证,对促进我国大面积的酿酒和鲜食葡萄园的兴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