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殖鱼类主要病害——小瓜虫病
679
切换pc版

(1)危害及流行情况 危害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和观赏鱼类。小瓜虫寄生对鱼的种类和年龄无严格选择性,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鱼类更为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流行于春、秋季。

(2)症状和诊断 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鳃、绍条、口胖、鼻相眼角膜等处.寄生处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白点,故又名白点病。同时伴有有大量匙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馅、瞎眼,病色体色发黑、消瘦,并常与固体物摩擦。

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区别均有白点症状的粘袍子虫病和订粉病。因此,需取体表或鳃上的白点,作显微镜检查,观察有否小瓜虫。

(3)病原及致病条件 寄生在淡水负体上的为多子小瓜虫。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差、水温15~20℃时,易暴发此病。以脑袋及幼虫传播。

(4)防治方法

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情塘消毒体抵抗力。色种放养时用硝酸亚汞克,药浴1.5~3小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每100千克水用药0.2,药浴1.5~3小时。

治疗:全池泼洒硝酸亚汞,水温20℃以上时,每立方米水用药0.1~0.15克,水温10~20℃时,用药0.2~0.25克,水温10℃以下时,用药0.3克。或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3克,每隔3~4天泼洒1次,连用3次。或孔雀绿和福尔马林全油泼洒,每立方米水用孔雀绿0.05~0.1克,福尔马杯液15~25毫升,隔天一次,共泼药2~3次。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