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产小麦中推广综合抗旱配套技术,确保适期播种
668
切换pc版

小麦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干旱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播种时适宜的水分条件是达到出苗迅速,实现苗齐、苗匀、苗壮的首要条件,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土壤水分不足时,出苗所需天数增加甚至不出苗。分蘖期水分不足会造成分蘖缺位,或分蘖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发根慢、数量少,根系活力衰退等,影响高产群体的建立。越冬期干旱将降低麦苗素质,形成弱苗,遇低温会加重冻害,造成干冻死苗。返青拔节期缺水,会降低每公顷穗数和每穗小穗排数。拔节孕穗期干旱会造成小花大量退化,降低结实率。孕穗期干旱延迟抽穗甚至形成包茎穗。灌浆期干旱影响小麦籽粒发育,加速叶片衰老,降低光合速率,抑制营养物质向籽粒输送,降低粒重。防御麦田干旱,一方面要狠抓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另一方面要应用综合抗旱配套技术。秋播时主要抗旱技术:一是抢墒播种。在秋播适期内掌握土壤合适的墒情或有利的降雨过程,抢墒播种,并采用覆盖等措施保墒出苗。二是对于早茬田实行浅旋保墒的办法,等到适期播种。三是在旱象发生初期及时主动调水、蓄水,采取造墒播种。四是采用覆盖等保墒栽培措施。近年来发展的稻草覆盖、地膜覆盖等都能起到较好的保墒效果。稻草覆盖是在水稻收获以后直接在水稻田施肥、开沟、种麦,播后进行均匀覆盖,是一项省工、节本、经济高效的保墒栽培技术。五是采用保水剂等新型抗旱技术。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种子用保水剂涂层,播种以后可以吸收土壤有效水分,使种子周围形成一个“小水库”,供种子发芽、出苗,促进全苗壮苗。淮北丘陵等干旱麦区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着重灌好齐苗水、越冬水和返青拔节水。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