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网箱养殖暴发性流行病—赤潮
338
切换pc版

赤潮 赤潮又称红颧,是指某一局部海域内有若干种浮游生物异常急剧地繁殖,高密度地集结在一起,使海水变色,水质败坏,从而导致养殖海区鱼类因缺氧或中毒而死亡的一种自然性灾害。

病原体:世界上引起赤潮的海洋生物约有100多种,我国近海的赤潮生物约有40多种,常见的有裸甲藻、堵甲藻、多甲藻、旋环蕴、夜光藻、膘沟藻、骨条藻、角藻、束毛茂以及纤毛虫类中送虫等20多种,其中甲藻类是员常见的赤潮生物。

特征:赤潮并非都是红色的.其实是有各种颜色的赤潮。赤潮的颜色随形成赤潮生物的优势种的种类而有不同。由夜光藻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砖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褐色或绿色,6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褐色或红褐色,膘沟藻引起的赤潮,有时海水不出现明显的变化。苦海水呈粉红、砖红、红褐、绿色、黑绿等颜色变化,应疑为赤潮。赤涸有剧毒和毒性较小两类,如果海水出现赤潮时,鱼无什么反应,摄食、行为正常,说明这类赤潮毒性较小,但要当心晚上出现缺氧现象。如果出现赤潮当日鱼类行为反常,出现狂游或焦躁不安,或者突然死去,这类赤潮可能毒性大。

成因及流行情况:引起赤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思量dF放入海,造成水域大范围污染,水体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并在适宜的温度、盐度、光照、风向、水流等因素的配合下,引发赤潮生物暴发性繁殖、扩散,从而形成赤潮。赤朔多发生在寿、夏季及早秋、22~33℃是赤期发生的合适温度范围。

赤潮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有:①引起养殖区域海水缺氧,由于大量繁殖和死亡的赤潮生物为细菌分解,需要消耗水中大量氧气,使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②许多涡鞭毛藻类能排出大量粘性物质于体外,这些粘性物质或藻类附着在鱼鳃丝上,使其窒息死亡。③一些裸甲镍能分泌剧毒的毒素,使鱼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①建立严格的海洋排污制度,实行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防止养殖区域海水富营养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养殖3年的场地即行转移,让其自然冲刷净化。②加强海水养殖业的规划管理,建立科学的养殖制度,合理安排养殖密度,实行轮养、兼养,减少和防止养殖业的自身污染。③已发生赤潮的场地,应迅速将养殖鱼徘拖离赤潮区,养殖色场、虾场应停止进水,防治赤涸影响。④合理安排养殖鱼排的密度、分布、保持水流畅通。⑤发生赤潮时,可向网箱喷水或增氧,减少鱼类缺氧机会。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