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农业气象作物病害预报
429
切换pc版

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病原生物、寄主作物以及环境条件有关,其中关键因素是气象条件。当气象条件有利于病原生物的繁殖、侵染和传播,而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抗病时,病害就容易发生,甚至蔓延;当气象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抗病,而不利于病原生物的繁殖、侵染和传播时,病害就不容易发生,更不会传播蔓延。

(1)病害的气象指标 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湿度和风等,低温、阴雨、干旱和大风等不利条件将明显影响寄主作物的抗病能力。

一般,大多数病原菌要求的适宜温度为25~30℃,少数病原菌要求的温度较低,如马铃薯晚疫菌的适温要求为12℃左右。但各种病原生物的具体要求很不相同。同一作物同一类型的不同菌种其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小麦的条锈、叶锈和秆锈等三种锈病(表6—14),故发病和危害小麦的时期也不同。此外,不同温度对病菌潜育期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表6-15)。一般是温度低,潜育期长;温度升高,潜育期变短。

湿度也是导致作物病害发生蔓延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绝大多数病菌孢子只有在水滴中才能萌芽。如适温下只要露水保持2~4h,孢子便会开始萌发。湿度与降水关系密切,降水的年际波动大、地区差异也大,故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区域分布。如马铃薯开花期与雨季相遇,湿度条件适于病菌侵染和萌发,晚疫病便会大流行。少数病菌的侵入萌发要求湿度较低,因而病害多在干旱年分发病较重,如玉米黑粉病。实际上温湿度条件对作物病害的影响常常是综合的,很难加以区别分开。马铃薯枯萎病和小麦赤霉病在气温10~15℃以上和湿度75%~90%以上的条件下容易发病和蔓延。

此外,风是病原孢子传播三大自然动力(还有水力和昆虫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种动力。风力输送病菌的远近取决于孢子的数量、体积、比重、形状和风的速度等。如条锈病菌的孢子很轻,大约3亿多个孢子才有一克重。因此,适宜的环境条件,如遇有上升气流、高空水平传输和低层大气下沉运动的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这些病菌孢子有可能发生远距离传播;若在降落地区又有适宜的温、湿条件和可侵染的寄主作物,则没有丧失萌发力的孢子就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的病害蔓延。风除直接传播病菌孢子外,还能加剧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引起干旱,最终导致寄主作物抗病性减弱,便于病菌侵染。

(2)主要预报方法 常见的病害预报有趋势预报、发生期和发病程度预报以及流行期和流行程度预报三种。通常的做法是以上述病害气象指标为基础,建立预报对象和预报因素间的回归相关模式,再根据当年病原生物和寄主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未来的天气预报,即可估测相应病害的发生趋势、发生期和流行危害程度。不同病害,预报因子和预报模式不尽相同,预报时效视需要和可能而定。实践中,常组建多要素的综合或组合因子、指数和编码等,并将预报对象分类,如重、中、轻等,以使病害预报能更好地满足应用服务需要。研究表明,对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来说,非线性模型,包括Logistic模型、Ver- hulst模型等能更好地反映病菌群体自身的生长繁育演变规律[4]、[1]、[2]。因此,应用这些模式会取得更好的预报效果。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