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的冬麦区,冬季严寒、干燥、少雪。大部分冬麦区不能形成稳定的积雪,往往是冻旱并举,年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5~-20℃以下,死苗严重。1976—1977年、 1979—1980年,全国冬小麦冻害死苗面积分别为330×104hm2多和200×104hm2多, 1980年毁种面积达66×10%m2多。各地气候年际变率大,暖冬年抗寒性弱的品种也能越冬,往往助长盲目引种和扩大冬麦面积;有时劳力紧张,晚茬麦面积大;有些年份早播麦苗旺长而抗冻力弱等,造成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复杂性。据研究[33],冬小麦发生严重冻害的区域:①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北疆冻害区。常年小麦受冻面积占全疆的6%~8%,严重冻害死苗面积占播种面积20%以上。冻害主要发生在无积雪、积雪晚或融雪早的年份,平均4a一遇;②以陇东、陕北及晋中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冻害区,海拔平均在1000~ 2000m,为半干旱农业区。在秋旱、冬前苗旺或抗寒锻炼不良的年份易发生冻害,平均3a一遇;③以晋北、燕山区及辽宁南部一带冻害区。本区为新扩种的冬麦区;④以京、津、冀及山东北部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冻害区,平均5~7a一遇;⑤以豫、冀南、苏北、皖北及鲁南为中心的黄淮平原冻害区。本区一般在强寒潮爆发南下发生冻害。
此外,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冬小麦有时也有冻害发生。
近年来,农业气象工作者在广泛调查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尺度的冬小麦冻害气候区划。从农业气象角度反映各地冬小麦生产中可能遭受冻害的情况,对引种、品种配置、茬口安排和田间管理等具有指导意义。龚绍先等以冬季负积温、冬前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4个因子,运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划分了中国北方冬小麦冻害农业气候区划(图5-34)[33]。
轻微冻害偶发区(Ⅰ):包括江淮平原和江汉平原。冬小麦以弱冬性为主,无明显越冬期,除个别年在淮北、鄂北有掀耸现象及冷冬年有发生死苗外,冬小麦基本无冻害。
轻度冻害区(Ⅱ):包括黄淮平原和汉中盆地。栽培品种以弱冬性居多,少数年份有出现冻害死苗现象,危害不重,很少出现大面积越冬死苗现象。
中等冻害区(Ⅲ):主要有鲁北、冀中和冀东平原、晋东南及新疆南部的于田、喀什、巴楚一带。以冬性品种为主,有些年份冻害较重。
重冻害区(Ⅳ):主要包括天津、冀北、陕西中部和陇东及新疆的伊宁盆地。栽培冬性品种,冬季严寒。除伊宁盆地外,无雪层覆盖。严重冻害年5~6a一遇,轻度或中等冻害年3~4a—遇。
纵观不同尺度冬小麦冻害气候区划,均以低温条件为主导指标,区划简明,使用方便。但影响冬小麦受冻害的因子既与降水(积雪)、光照、风速等气象要素有关,又与品种特性、土壤类型、耕作栽培条件、地理生态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考虑区划时,应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编制不同尺度的冻害气候区划,对生产更有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