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鱼病的预防方法——鱼病诊断的基本方法(病例五)
483
切换pc版

病例五:病鱼的症状之一是体表有白点

分析:小瓜虫病、孢子虫病以及卵甲藻病(也称打粉病、白鳞病)等均可在病鱼身上形成白点。

用肉眼观察,小瓜虫病的白点稍小,其大小如针尖;孢子虫病的白点稍大,袍子虫的种类很多,但在体表上寄生的孢子虫大多数种类白点的直径大于0.4毫米,有的甚辛大于2毫米;卵甲藻病的白点大小与小瓜虫的相似,但在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在病鱼的尾部特别明显。在思卯甲藻病的后期,病色体表上白点连片重叠,象裹了一层米粉,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并会引起水霉病并发。

在干净的玻片上加一满清水,再从鱼体上取下几个小白点放在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是小瓜虫病,可看见个体大小差异悬殊、形状为圆形或近圆形、身体柔软、可任意变形及作球状运动的虫体;而寄生在鱼体上的袍子虫与卵甲藻均不运动。寄生在鱼体表上的孢子虫多为瓜子形,个体大小相似。从显微镜下可看到孢子虫发亮的极囊(不同种类极囊数会有差异);卵甲藻呈肾状形,宽大于长,中部有明显的凹陷,体外有一层透明、玻璃状的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与色素体,中间有一个大而团的细胞核。

此外这三种病还可以从发病情况来判断。若思小瓜虫病,当发现鱼体表已布满白点时,病色已较弱,并有大批死亡;而体表患袍子虫病,病色的死亡率较低;患卵甲藻病,则到发病后期。白点发展为粉块,鱼体瘦弱,并继发水霉细菌等疾病,才引致鱼类大量死亡。

这三种病的治疗方法备有不问。小瓜虫病的治疗在后面的章节中将有介绍。对于卵甲获病,则切忌用硫酸铜处理,而应用生小从等把池水的PH调至8。而对孢子虫病的治疗则较为困难,因为孢子虫体外有一层几丁质的外壳,一般的药物较难渗透进虫体内。当发现孢子虫寄生在鱼体表时,可全池泼洒高锰酸钾,促使虫体脱落(但该虫并末被杀死)。然后在年底以高浓度的生石灰与硫酸铜合剂清塘(带水清塘,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30千克,硫酸铜13千克)。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