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形成特点
2454
切换pc版

油菜的产量是由每公顷总有效角果数、每角实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其中,每公顷角果数是单株角数与每公顷实收株数的乘积。油菜理论产量的计算公式是:

产量(千克/公顷)=每公顷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克)/1000×1000

(1)每公顷角果数 油菜的角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补偿能力强。由于角果是由许多无限花序上的花发育形成的,栽培条件不同,单株或群体的角数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受灾后只要环境条件还有利于生长,前期造成的角数损失都能得到一定的补偿,所以受灾的损失较小。二是“源”“库”结合为一体。油菜角果中包含了籽粒,而籽粒灌浆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角果皮的光合作用,角果数越多,群体的总粒数就越多,增“源”扩“库”相一致。

(2)每角粒数 每角粒数亦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胚珠数多,退化多,结籽率低,一般为50%~60%。但不同角果之间的每角粒数差异也很大,最多的达40多粒,结籽率为 100%,最少的只有一粒或全部是无效的。二是粒数主要受源和光的共同制约。从油菜胚珠的退化原因看,约有5%~10%的胚珠为没有受精,30%~40%为受精后滞育,滞育的原因主要是营养物质不足。

(3)粒重 粒重因素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重量几乎不受库容限制,有很大变异的可能性,优势强的角果,粒重就高,同一部位的角果,每角粒数越少,粒重越高,可见,限制油菜粒重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源。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