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指采用综合的农业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程度,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优质无污染的高质量葡萄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和国际交流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仅对葡萄的品质越来越高,而且由于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对环境和农药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葡萄果晶和其加工产品(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质量的要求除优质之外,还要求无污染、无农药残留。
单纯依靠化学农药进行病虫防治,不仅会造成葡萄产品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而且会促进病虫抗药性变异的形成,从而减低或抵消防治效果,增大葡萄园病虫防治的投入。因此葡萄园的病虫害防治必须逐渐转化成以综合防治为基础。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抗虫品种 合理选用品种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和环境条件及品种抗性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种抗病抗虫程度都会有所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发展葡萄生产时首先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地发展的抗病、抗虫品种。一般来讲欧亚种品种抗病性比欧美杂交种品种要差,因此在华中、华南及东南沿海各省及一些气候、土壤潮湿的地区就不宜大量种植欧亚种品种。但在同一品种群中,不同品种对不同病虫的抗性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欧亚种品种中白马拉加、法国兰、白玉霓等品种抗湿热的能力和抗病性就较其他品种稍强。品种本身抗性高低是决定一个品种在一个地区能否发展的内因和决定性因素,所以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用适宜当地发展的品种和品种组合,实现品种区域化,从而将农药使用量降到最低程度。
2.加强管理,培养健壮的树势 葡萄树势强弱直接影响植株的抗病害能力。良好的农业管理技术、合适的栽植地点、适当的栽植密度和整形修剪方式,都能使葡萄园内架面通风透光状况良好,植株生长健壮,从而减轻病虫为害程度;合理的水肥管理、土壤管理,尤其是增施磷肥、钾肥、钙肥和微量元素均能促进枝、叶、果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在葡萄的生产实际中,负载量的高低和葡萄抗逆能力有很大关系,由于葡萄花芽容易形成。因此,生产上常发生单株负载量过大,叶果比降低的问题。这样不仅严重降低了果实品质和延迟了果实成熟期,而且容易导致葡萄抗病、抗逆性降低、衰退病发生,我国北方玫瑰香水罐子病、枝叶黄化病及巨峰系品种的严重落花落果、枝条不能正常老熟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许多生理障碍症等病症均和盲目提高单株负载有关。因此,合理负载、加强管理是促进植株形成健壮树势的重要保证。
在当前管理水平下,鲜食品种合适的产量指标是成龄树每 666.7平方米产量1 750千克左右,叶果比是25:1左右。酿造品种单产随品种不同有所不同,但一般合理的产量为1 000~ 1 500千克,叶果比不能低于20:1。
近年来兴起的葡萄套袋技术对防止病虫对果穗的为害、提高果实商品品质有良好的效果,生产上应大力推广。
3.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葡萄是浆果,果实一旦受病虫为害,损失就无法弥补,所以在葡萄病虫防治上就更要强调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方针。
(1)认真抓好全年性的清园工作 经常检查,随时剪除并彻底销毁病虫潜伏的叶、枝、果。
(2)重视休眠期和萌芽前喷布铲除剂 彻底清除越冬病虫,减少来年初发病源、虫源是预防病虫发生的关键。葡萄园常用的铲除剂是5度(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酸钠,个别炭疽病、白腐病严重的葡萄园还可用40%福美砷200倍液进行喷布。萌芽前喷布铲除剂对预防生长季病虫害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3)结合预测预报提早喷布保护剂 葡萄生产区应进行病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在没有病虫测报站的地方可结合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及当年气候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早着手,在病虫发生之前喷布保护剂,开展有效的病虫预防工作。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保护剂主要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虽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药剂,但至今仍是预防真菌性病害的有效药剂,尤其对霜霉病有良好而稳定的预防效果。近年来新研制的广谱性保护剂“克博”等是值得在葡萄病虫防治上选用的新型保护性杀菌剂。需要强调的是,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配制方法和喷药时间,以充分发挥波尔多液等保护剂的保护作用。
(4)合理使用农药,将农药使用量降到最低程度 在当前生产技术条件下,化学防治仍是葡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可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定要注意合理选用和科学使用农药。
葡萄是浆果类果树。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生长期较短,因此要严格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和残效期较长的农药种类。在病虫防治上要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合理选用适当的农药种类和喷药时间与方法,保护天敌资源,降低用药成本,防止盲目打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在农药使用技术上要注意混合用药和交叉用药,以免病虫产生抗药性,从而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每个葡萄园都要根据本果园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病虫防治历,采用综合的农业技术措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并将农药使用量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