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技术在百合研究生产中的应用--影响百合小鳞茎形成的因素
561
切换pc版

(1)季节 Robb(1957)用鹿子百合鳞片在LS十NAA 0.03毫米/升的培养基上培养6周,发现季节的影响(表6),表明春季的分化能力最好,其次为秋、夏,冬季最差,几乎不能再生小鳞茎。

(2)鳞片不同部位的影响 Robb发现,鳞片下部形成、鳞茎能力最强,中部其次,上部几乎无能力(表7)。

汪有良(1995年3月)用南京曾合作试材,研究发现,因磷片个体大小的影响,外层的鳞片分化的小鳞茎数最多,而内层最少(图9)。接种时若是整块鳞片,分化的小鳞茎个头大,颜色深,即整块鳞片有利于小鳞茎生长,但所得小鳞茎数量有限。将每块鳞片切成块后再接种,发现分割后平均每个鳞片分化的小鳞茎数大大增加,只是分化的小鳞茎较小,呈绿色。从鳞片分化小鳞茎数量看,以中部切段为最多,其次基部切段,端部切段最少,从外植体分化率看,自上而下,分化率不断增加,而且差别较大(表8)。总的看来,端部切段分化能力低,中部及基部切段分化能力比较大(表9)。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