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细茵性败血症 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也称为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简称暴发病)。该病是我国淡水养殖历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泛,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型最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报道仅在1990年、全国由于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人民币。国家将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列入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经过科技人员的研究表明:该病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入侵引起。但也有由温和气单胞茵、鲁克氏耶尔森茵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病例的报导。
症状 患病的鲮鱼多数在早晨浮在池塘边周围的水面、离群,行动缓慢,病情轻时,有惊动就逃窜,幼鱼则大多数躲藏在池塘边。
病鱼体表多数呈弥散性充血,主要是腹部、响蹈、臀鳍、腹鳍等基邵充血。此外鱼的嘴部及上下额、鳃盖和眼眶周围也充血。病情严重的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有些鱼其至出现竖鳞。将鱼皮剥开,大多数鱼肌肉充血明显,呈点状或块状,全身肌肉充血也常见。部分病鱼有腹水,肠粘膜、脂肪组织、性腺有轻微充血,肾脏暗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