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料和生料栽培中常见杂菌——鬼伞
775
切换pc版

鬼伞属大型真菌,菇床上常见的鬼伞有墨汁鬼伞、毛头鬼伞、粪鬼伞、长根鬼伞4种。在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的各种菇的发菌中都可发生,甚至培养料的发酵过程中也常发生。鬼伞喜欢含氮量高,特别是有无机氮的基质,生料栽培的发酵热大大有助于自然存在于料中的鬼伞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其子实体在20℃以上即可大量发生。处于发菌期的食用菌,鬼伞菌丝生长肉眼不易发现,只有当子实体出现时才意识到它的生长,从见到豆粒大小的原基到分化出子实体一般只需12~24小时,从子实体分化到自溶只需24~48小时。各种鬼伞子实体原基直到自溶前的子实体都是白色,从自溶开始逐渐变黑,最后变软成为一滩墨汁状物。鬼伞孢子广泛存在于各种培养料中,因此栽培中出现的鬼伞污染多由于培养料带菌所致。预防措施主要有:一是使用新鲜、洁净、干燥的培养料,用前阳光暴晒2~3天;二是严格二次发酵;三是生料栽培不加化肥,使用化肥时则进行料的发酵,将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后再播种,使用化肥不经发酵播种时,浓度切忌过高;四是发菌期间控制温度,防止“烧堆”、“烧菌”;五是曾严重发生过鬼伞为害的菇房清料后要严格清洗,严格消毒,以绝后患。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