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与为害 蛞蝓又名鼻涕虫。为软体动物,分布较广,在温室、花圃、果园均有发生。为害芍药、牡丹、兰花、唐菖蒲、鸢尾、风仙花、鸡冠花、一串红、马蹄莲、铁线蕨、仙客来、瓜叶菊、海棠、洋兰等多种花卉。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5毫米,分为头、躯干和足3部分。肉体外露,柔软而无壳,淡黄褐色。头上有触角2对,触角顶端有眼。肌肉组织发达,在身体下方常分泌许多粘液,雌雄同体,但—般异体受精。卵呈念珠状成串,半透明。幼体长约2.5毫米,形状与成体相似,无纵线,触角暗灰色(图44)。
3.生活习性 固地区和环境条件不同,年发生代数也有差异。一般1年发生2代。以幼体和成体在根部附近土壤内过冬。翌年3月问开始活动,4月变为成体,交尾产卵。卵期约15天。以5—6月为害最严重。蛞蝓常生活在潮湿、阴暗、多腐殖质的地方。畏光,白天隐蔽在花盆和砖块底下,夜间活动寻食和繁殖。其耐饥饿性很强,成体在适宜环境下,可活1—3年。观赏花卉受害后,轻者造成叶片缺刻、孔洞,重者嫩芽被咬食影响花卉生长与开花。
4.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 结合栽培管理,在翻耕上壤和更换花盆时,注意发现蛞蝓.随时捕杀。
(2)药剂防治 在花盆周围撤生石灰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