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的主要病害——红鳍病
455
切换pc版

红鳍病

(1)危害及流行情况 该病不仅危害鳗苗,成鳗中也常发病,是一种常见病。曾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场引起暴发流行。在春季水温上升时,秋季水温下降时,以及天气不稳定的梅雨季节,容易发生流行,一般高水温期较少发生。

(2)症状和诊断 病理食欲下降,常在饵料台周围或池边不动或无力游动。病够的臀绍、胸绍、背绍和尾馅充血发炎,腹部或体侧皮肤充血,肛门红肿。严重时,在腹部和体侧等部位盯见出血斑块,局部皮肤坏死并常感染水霉。解剖观察,肠和胃充血发红,肠道研膜脱落,肝脏呈斑纹状淤血,肾脏肿大。

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作山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反应,以区别爱德华氏菌病和组弧菌病。

(3)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带菌病绥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肠道感染。当水质恶化,水温剧变,捕捞、搬运后鱼体受伤,容易暴发流行。

(4)防治方法

预防:池塘清除淤泥,用强力杀菌消毒剂消毒,鳗种入池时用映喃那斯,每千克水5~10毫升,药浴0.5~1小时。

治疗:全池泼洒强力杀茵消毒,每亩池水深1米,用药500克。内服磺胺甲基异恶唑或磺胺增效剂,每100千克鳗用药15~20克,第2~6天减半,连服6天,或土霉素或四环素,每100千克鳗,用药5~6克,连服3~4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