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的主要病害——烂尾病
632
切换pc版

烂尾病

(1)危害及流行情况 在鳗鱼的各个养殖阶段都有发生,但以黑仔和幼鳗阶段危害严重,流行于高温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养鳗场均有发生,是鳗鱼养殖中的常见病。

(2)症状和诊断 发病早期,在绍条外缘和尾柄处有黄白色枯性物质。随后尾绍、尾柄处、躯干及头部充血发炎,皮肤腐烂,坏死脱落,严重时尾缩烂掉,肌肉出血和溃烂,骨路外露,有的病鳗吻端溃烂。该病往往与水霉病并发。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作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3)病原及致病条件 引起给鱼烂后病的病原有二种,点状产气单胞菌相柱形屈绕杆菌。发病因素除病原菌传播外,还与绥色受伤、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有密切关系。在高水温季节,操作不慎或频繁使用化学药物,造成皮肤损伤,苏液脱落时,最易发生烂尾病。

(4)防治方法

预防:放养和搬运操作要细心,避免鱼体受损。过池时,池塘和色体要消毒,防止感染。

治疗:全池泼洒映喃陛酮,每立方米水用药2.5克。病鱼用4%~5%食盐水药浴l~2分钟。怒100千克色每天用土霉素1~3克,拌饵投喂,连续3~6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