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的主要病害——水霉病
466
切换pc版

水霉病

(1)危害及流行情况 该病是露天养经中危害严重的鳗病之一,对白仔和黑仔够的危害更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我国南方,该病i—要发生在春季及初夏。通常在水温10~20℃c时发病,13~18℃为发病员适温度。

(2)症状和诊断 病经商群独游或停在池边浅滩不动。观察病鱼可见其头部、尾部、躯干及馅条,有时在鳃部有水霉菌寄生,其状如覆盖棉絮,并就附着污泥和藻类。鳗苗可出现体形弯曲,寄生处的皮肋溃烂,水霉菌的菌丝可穿入肌肉。幼鳗头部寄生水霉时,茵丝可侵入脑、心脏、血管、肝脏及其它器官。

根据鲤鱼的活动情况及症状作出诊断。必要时.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元水霉的菌丝。

(3)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水霉广泛存在于水中,营寄生生活。当水温(10~20℃)适应时,极易在病变相坏死组织上生长和繁殖,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主要条件。该病往往是继爱德华氏菌病、烂尾病、红搐病之后发生。

(4)防治方法

预防:鳗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馒苗或鳗种进池时,用4%~5%盐水药浴1~2分钟。绥鱼运输、过池等操作时,慎防鱼体受伤。

治疗:将经池水温提高到25~26℃,并维持数天,能有治疗效果。亚甲甚蓝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2克。经口服长放磺胺,每100千克每天用药30克,或土霉素10克,拌饲投喂,连服4~6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