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
687
切换pc版

江苏省早在20世纪 60~90年代就进行了一系列的小麦高产规律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与生产部门紧密结合,在耕作制度、茬口、品种等变化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和完善,实现小麦单产6 000~7 500千克/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水平。

早在60年代,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明确了7 500千克/公顷小麦的群体发展特点、叶面积的发展与光能利用效率、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向穗部运转动态等小麦高产基本规律和高产途径,总结出比较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对推动小麦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化所组织有关单位探索淮南麦区小麦7 500千克/公顷高产规律,提出“两降低、三提高”的栽培策略,即:适当降低基本苗和群体,提高分蘖成穗率、小花结实率和籽粒重,走分蘖成穗占优势或主茎与分蘖成穗并重的路子。

80年代前期,江苏农学院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叶龄模式栽培”和“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方法,以早播、稀播为手段,以主攻大穗、大粒、大库容为目标,充分发挥个体增产潜力,为大面积单产6 000~7 500千克/公顷小麦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不早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免、少耕种麦面积的扩大,小麦栽培由分散型向区域型、由个体经营型向规模经营型、由传统经验型向规范模式型转变,需要逐步形成小麦优化的栽培系统。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学院、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共同主持并组织全省有关农区农科所、市县农业局等部门,研究和推广了“江苏省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小麦高产模式化栽培”。各小麦高产县(市)、乡在多年小麦丰产方攻关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一些小麦 6 000~7 500千克/公顷左右的栽培模式图,作为当时小麦生产上高产栽培的技术指导。

90年代初开始,山东省的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传入江苏省,在淮北生态类型相近地区比较适用于6 000~7 500千克/公顷的栽培,但其它地区土质、茬口、品种等条件则受到限制。针对全省小麦单产十年徘徊的生产实际,分析限制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基本苗起点过大、群体恶化苗质差,施肥数量不足、前重后轻,无效生长多,个体素质差、成穗率低,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易退化早衰、可孕花率及结实率低、充实度不高。对此,由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农学院等单位组织全省不同麦区农业部门的技术干部进行攻关研究,以提高茎蘖成穗率、扩大后期物质积累量作为小麦高产群体质量和优化产量结构的核心指标,以降低群体起点、主攻个体素质作为提高茎蘖成穗率和光合生产率的必备条件,以精量播种、培育壮苗、高效施肥、抗逆应变等技术作为提高群体质量、达到小麦高产的有效手段。总结多年来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实践,至少有四个方面得到了提高和改进:一是产量指标立足于高水平,示范攻关小麦单产达到7 500千克/公顷左右,甚至更高;二是群体指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发展,并找到了调控的核心指标,即茎蘖成穗率;三是田间管理由偏重前期向重视中后期发展,有利于达到高产、高效群体质量;四是栽培技术由单项 (或数项)措施向综合组装配套发展,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是对几十年来小麦传统栽培思想的一次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小麦高产栽培理论。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