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
797
切换pc版

水分渗入土壤的速率取决于以下因素:

(1)时间。开始的渗入速率与降水或灌溉强度相等,以后逐渐减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流速,称为最终入渗速率。

(2)土壤初始含水量大的可较快达到最终入渗速率。

(3)土壤导水率随土壤湿度加大而变大,土壤饱和时导水率最高。导水率还与土壤结构、质地、孔隙度、气泡、溶质等有关。

(4)土壤表面状况。植被覆盖截留雨水并削弱对上面的溅击,有利于防止土面结皮,因此初期入渗快,但最终入渗速率相同。

水分渗入土壤是吸力梯度与重力梯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渗入累积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S为吸水率;t为时间,当时间无限延长时入渗速率趋近于常数A。

自由水在土壤表面流动,进入湿润土壤的速率取决于剖面孔隙分布和土温。孔隙越小移动越慢,土温越高移动越快。水分先在某些孔隙中流动,但如开始时土壤相当干燥,湿润锋可相当均匀一致地通过土层。但当土壤湿润后大部土层将没有水分渗漏。

任何干燥土壤渗透速率在开始时都是很高的,水分以明显的湿润锋向下移动,干湿界线可保持几天。随时间推移由于基模吸力降低而下降。干燥土壤遇水后水分首先满足较强的基模吸力,进行不饱和流动。当水分增加到一定量,在重力作用下经粗孔隙向下渗透,进行饱和流动。

入渗作用结束后,水分还可在重力、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的作用下继续向较干的下层移动,称为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上下土层水分差异越大,吸力梯度越大,再分布速率越快。反之就只受重力影响下渗速率就慢。

随时间推移,原来的干土层湿润后吸力梯度缩小,原来的湿润层变干后导水率也下降,因而减小,湿润锋变模糊消散。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