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 (图9-4)。
(1)分布及为害 全国均有分布。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被害部明显肿大,并致使上部叶片发黄、果实脱落,被蛀食的茎蔓容易折断枯死。
(2)发生规律及习性 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葡萄蔓内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期约1个月,6~7月羽化为成虫,产卵于当年生枝条的叶腋、嫩茎、叶柄及叶脉等处,卵期约10天。初孵幼虫自新梢叶柄基部的茎节处蛀人嫩茎内,幼虫在髓部向下蛀食,将虫粪排出堆于蛀孔附近。嫩枝被害处显著膨大,上部叶片枯黄。当嫩茎被食空后,幼虫又转至粗枝中为害,一年内可转移1~2次。转移多在夜间进行,亦多从叶节蛀人,常在蛀孔下先蛀食一环形虫道,然后向下蛀食,受害枝条上部极易折断。幼虫为害至9~10月,然后老熟,并用木屑将蛀道底部4~9厘米以上处堵塞,在其中越冬。越冬后幼虫在距蛀道底部约2.5厘米处蛀一羽化孔,并吐丝封闭孔口,在其中筑蛹室化蛹。成虫羽化时常将蛹壳带出一半露在孔外。
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伏在叶背面和草丛中,飞翔力强,有趋光性,静止时两翅展开,形似黄蜂。成虫寿命6~7天,每头雌虫产卵40~50粒。
(3)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枝蔓,及时烧毁。②发生严重地区,可进行药剂防治,于成虫期和幼虫孵化期喷布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并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并预测其成虫盛发期。③6月到8月幼虫为害期,经常检查枝蔓,发现有肿胀和有虫粪的被害枝条,及时剪除烧毁。对主蔓和大枝可采用铁丝刺杀,或用5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或杀螟松1 000倍液由蛀孔灌人,并用黄泥将蛀孔封闭,薰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