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式演变和发展
444
切换pc版

在解放前的漫长时期中,我国一些古老葡萄产区多行棚架栽培。所用架材一般就地取材,多用木柱、木杆等,在一些富产石材的山区,则用石柱。某些富于地方特色的架型,如河北宣化等地的漏斗架,山西清徐的苇绳矮棚架等,虽是当地传统架式,但生产效率较低,有的仅适于庭院葡萄栽培。在山西、河北一些干旱丘陵和山地应用的简易小棚架,即“独龙架”或分叉式“龙扛架”,灵活方便,品质较好,但产量一般较低。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

萄酿酒公司后,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酿酒葡萄和篱架栽培模式。此后,法国传教士陆续将一些酿酒品种引入北京、河北等地,也主要采用篱架栽培。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发展葡萄生产,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大量引进葡萄品种和苗木,在华北及黄河故道等地建立现代化的篱架栽培葡萄园。1952年,由旅大劳模王顺首创,将此前广泛应用的单壁篱架改成双壁篱架,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后来经过各地改进,双篱架得到较广泛应用。

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酿酒葡萄仍以篱架栽培为主。在主要应用棚架栽培的产区,比较规范的小棚架亦获得大量发展。生产者和科技工作者在架式的研究和改进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修德仁等(1986)在河北怀来将电线杆式的宽顶篱架用于一条龙整形的植株,原北京农业大学葡萄教研组和河北宣化葡萄研究所将宣化传统的漏斗架成功地改造成棚篱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黄辉白(1986)提出一种适合于广东的葡萄架式——“双垂帘高丁字架”,南方产区近年来试用日本网式水平棚架等。在不埋土栽培区,发展了多种适于“高宽垂”栽培的架式。架材也由简易的木、竹等过渡到水泥柱和铁丝(镀锌铁丝)或细钢丝。目前,仍有多种架材在应用,包括石柱、金属支柱、活支柱(林木树种)等。架式与架材表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自由式向规范化发展的趋势。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