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乙醇中毒,又名鱼类应激性出血症。
〖病因〗 由于饲料中长期过量添加喹乙醇引起。喹乙醇,又名快育灵,是一种过去常用的抗生素。它能明显地加快鱼的生长速度。因此许多厂家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以促进鱼类生长。但是,喹乙醇又具有中度毒性,在动物体内又不易降解排泄,长期使用会使其在鱼体内累积,造成中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喹乙醇中毒引起的鱼病事件,索赔官司不断。目前,国家已出台有关法规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然而,有些小型饲料厂家,为了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又不影响鱼的生长速度,仍然不顾国家的三令五申继续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
〖流行情况〗 此病发病特点表现为:
(1)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的高峰期为7月—10月,以盛夏酷暑时发病最严重;水温在25℃以上多发,28—32℃发病最严重,水温20℃以下很少发生;发生喹乙醇中毒的鱼在水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其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2)各种养殖鱼均可发生,但以鲤鱼最突出,其次是草鱼、鲫鱼、武昌鱼、花白鲢,而且从鱼种到成鱼阶段都可发生,但一般以成鱼发病率高。
(3)此病多发生在以投喂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含量高的饲料为主的养殖塘中,且在外界刺激下发病,如鱼的分级、转池或转箱、拉网运输等。
(4)此病多见于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中,密度较稀,饲料品质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养殖条件下少发。
(5)在同一地区的鱼塘或同一水体的网箱中,若采用几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饲料,此病总发生在使用某些厂家饲料的鱼塘或网箱,而投喂其他厂家饲料的鱼不发病或病情很轻。
(6)发病鱼普遍比不患病的鱼长得快,而且体态肥大,而个体瘦小的鱼患病较轻,甚至不患病。
(7)对病鱼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使用维生素C、E等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
(8)发病突然,在发病前鱼体无异常现象,而鱼在受到刺激时,往往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并且很快死亡,反映出鱼的抗应激能力极差。
〖症状〗 多数情况下,鱼体没有明显的异常,但一旦拉网、捕捞、运输、倒池时,鱼则表现为非常敏感,极度不安,剧烈跳动,往往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鱼体腹部、头部、嘴角、鳃盖、鳃丝和鳍条基部就显著充血、发红和出血,严重者鳃丝出血严重,有大量的鲜血从鳃盖下涌出而染红水体。病鱼特别不耐长途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大批死亡,即使未死亡者,也表现为生命垂危,全身变成桃红色,鱼体发硬,最终死亡或失去商品价值。
检查可见,病鱼体色发黑,营养良好,肌肉丰满。病情轻者仅见腹部和嘴部轻度充血发红,少数有出血点;而病情较重者,其头部、嘴、鳃盖、鳍条基部显著充血发红,并有多处出血斑点。有的鱼嘴发红非常典型,犹如涂抹了口红一样;有的甚至全身充血,出血发红,少数鱼鳃丝有出血。病鱼体表黏液分泌减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体表有浮肿感;肛门轻度红肿,肠道轻度充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淤血肿大,呈紫黑色。心脏轻度扩张,颜色变淡。腹腔内积有多少不等的淡黄色腹水。
〖防治方法〗 不喂含有喹乙醇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