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 草鱼呼肠孤病毒,又名鱼呼肠孤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1970年首次在湖北黄陂县滠口渔场发现,以后相继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上海、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各主要养鱼区流-行。并且,该病通常发生于6月下旬到9月中旬。草鱼、青鱼和麦穗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主要危害当年5~20厘米的草鱼鱼种。死亡率一般在30%~50%,高的可达60%~80%,危害极为严重。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27℃~30℃。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病。从健康鱼感染到疾病发生需7~10天。一旦发生,常导致急性大批死亡。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有时眼球突出,并且在背部两侧出现两条灰白色条带。小的鱼种在阳光下透视,可见到皮下肌肉充血、出血。主要症状表现在病鱼口腔有出血点,下颚,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及鳍条基部充血。一般鳃部无明显病变,但由于内出血而导致鳃部苍白,故称“白鳃”,也有的鳃瓣呈红色斑点状充血。
大多数病鱼在剥去皮肤后,可见肌肉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剥开腹腔,可见肠道全部或部分因肠壁充血而成鲜红色,但仍具有韧性,肠内无食物,但很少有气泡或粘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病。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业有出血点或血丝。上述症状可在各病鱼中交替出现。
〖诊断〗 通过肉眼观察诊断:主要是充血、出血。发病鱼一般体色暗黑而微带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颚、头顶或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基部表现为充血,严重时眼球突出。小的鱼种,在阳光下或灯光下透视,可见皮下充血现象。按其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也可交替出现。
1.红肌肉型:主要表现为肌肉明显出血,呈鲜红色,但体表无明显症状,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失血,出现“白鳃”。5~10厘米的草鱼鱼种易患此种病。
2.红鳍红鳃盖型:主要表现为鳍基、鳃盖、头顶、眼眶、口腔等处有明显出血点,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出现点状充血。10厘米以上的大草鱼种易患此种病
3.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肠道严重充血,体表和肌肉充血现象不明显,各种规格的草鱼种均可见到。
〖防治方法〗
1.池塘消毒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并用浓度20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20克/立方米漂白粉(含有效氯30%)泼洒消毒。
2.下塘前药浴 鱼种下塘前,用皮维碘(PVP-1)60克/立方米药浴20分钟左右。
3.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0.3克/立方米或漂白粉精0.1~0.2克/立方米。
4.人工免疫预防:发病季节到来之前,人工接种出血病防治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疫苗,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保护草鱼安全度过当年流行季节。
(1)浸浴法
①0.5%疫苗液,加莨 碱使最终浓度为10克/立方米,将夏花鱼种放入,尼龙袋充氧浸浴3小时。
②夏花鱼种先在2%~3%盐水中金鱼2分钟左右,然后在5%疫苗液中浸浴5~10分钟。
(2)注射法 以疫苗浓度为10-2计算,注射剂量为:6厘米以下鱼种,每尾注射0.2毫升;8厘米以上鱼种,每尾注射0.3~0.5毫升;20厘米以上鱼种,每尾注射1毫升,腹腔注射。采用以上方法,免疫力可保持14个月。
5.药物治疗
(1)大黄粉:每100公斤鱼每天用0.5~1公斤大黄粉,拌入适量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1星期。
(2)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每50公斤鱼重用水花生5公斤、大黄粉0.5公斤,韭菜1公斤,大蒜0.25公斤,食盐0.25公斤,将水花生、韭菜、大蒜捣烂拌食盐、大黄粉,加入面粉、麦麸或浮萍等5~10公斤制成药饵投喂,连喂7~10天。
(3)使用强力杀菌消毒剂,每亩塘水深1米,用量为500克。同时每100公斤鱼,每天用4%碘液60毫升拌饵投喂4天 。
(4)每万尾鱼种用枫香树叶0.5公斤,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后投喂,连用5天,用0.6克/立方米敌菌灵全池消毒。
(5)红霉素:先以0.007克/立方米红霉素全池泼洒,再按每万尾鱼种每天用红霉素0.5克拌入饵料中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