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旱地要加强小麦抗逆性强:
品种耐旱 复合拌种
汤永禄建议,可选用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丘陵旱地生态特点的耐旱耐瘠、抗条锈病(兼白粉病)的丰产品种,如川麦42、内麦836、绵麦45、川麦55等。
应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以防控地下虫害和苗期条锈病。应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
具体操作:取10毫升40%甲基异柳磷乳油,加水1公斤稀释成药液,用喷雾器将稀释药液均匀喷洒摊在塑料编织袋上的10公斤小麦种子,喷药后堆闷3-4小时,再摊开晾干。接着,取10克2%立克莠,兑水200克调成糊状,将糊状药物和拌过杀虫剂的10公斤种子一并倒入拌种器或塑料编织袋中,充分搅拌。最后,将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用于播种。
注意,用药量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避免发生药害。
规范套作 精细整地
在同一地块内,以200厘米为一复种轮作单元,将每个单元等分为甲、乙两个种植带。第一年,甲带种植小麦→甘薯→冬绿肥,乙带种植冬绿肥→春玉米→秋大豆;第二年,甲、乙两带互换,在秋大豆茬口上种小麦,冬绿肥(如胡豆青)茬口上接种春玉米。如此轮流互换,往复进行,用养结合。
前茬收获后,适时对小麦种植带进行整地。人工翻挖,或微耕机旋耕1—2遍,欠细耙平,以利机械播种。丘陵坡耕地无法使用大型耕整机具,因此,秸秆很难实现翻埋还田。可在播种之后,将秸秆铡细覆盖于小麦行间或预留行内。
适期适量 精细播种
抢墒适期早播,利于建立开端优势,提高小麦耐旱力。多数品种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最迟不宜超过11月15日。春性较弱、耐寒性较强品种 (如川麦55),应适当提前,以10月25日前后为宜;春性较强品种(如川麦56)应适当推迟,以11月上旬为宜。
套作小麦每亩基本苗8万-10万。据此推算,发芽力正常的种子,大粒型品种(千粒重45-50克)每亩播种量6-8公斤,中小粒型品种(千粒重45克以下)播种量5-7公斤。
采用带式机播技术,在100厘米宽的小麦种植带上,用2B-4型带式播种机播种4行,行距25厘米,或 2B-5型带式播种机播种5行,行距20厘米。播种施肥一体机,种子深度3-4厘米、肥料深度5-7厘米,肥料、种子合理分层。采用只有播种功能的单播机时,可在翻耕或旋耕整地之后、小麦播种之前,将底肥撒施在小麦播种带上。为了保墒和提高出苗质量,最好是边整地、边播种。
在没有播种机的情况下,采用小锄或圆撬人工播种,要求每亩的套作窝数应达到0.8万-1.0万窝,即行距23-25厘米、窝距13-15厘米左右,每窝种子10粒左右。播后用渣肥或粪水浇窝盖种,或铲细土掩盖种子。
合理用肥 加强苗管
套作小麦要获丰产,每亩应施纯氮6-7公斤,磷肥4-5公斤,钾肥3公斤,使氮:磷:钾比例达为 1:0.7:0.5。氮肥70%作底肥、30%作分蘖肥施用,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机械化播种的应使用复合肥,注意选择质量合格,以氮磷为主、兼顾钾素的复合肥类型。苗期追肥可选用尿素、碳酸氢铵、磷铵等。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苗期管理非常重要。播后注意土壤墒情变化,如遇干旱,应及时挑水浇灌;出苗后发现缺垄断条的,应及时补播催芽种子,以保全苗。旱地麦田杂草危害相对较轻,可结合划锄、松土进行人工除草。草害较重麦田可在小麦2-3叶期进行化学除草,每亩用骠马50毫升、麦喜10毫升兑水30公斤混合喷施,效果良好。在分蘖期,将剩余氮肥兑清粪水浇施,促进分蘖,提高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