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771
切换pc版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新疆高原地区)均有种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黄淮海麦区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冬前单株平均能发生2~3个分蘖,4~5条次生根,主茎能长出6~7片叶(包括心叶),达到叶片、根系和分蘖同步生长。影响因素如下:

    品种:冬性强的品种春化阶段时间长,分蘖多;春性强的品种分蘖较少。

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积温:出苗后至越冬前,每出生一片叶约需70~80℃的积温。要保证冬前形成壮苗(按6叶1心计算),需0℃以上积温为490~565℃。晚播小麦积温不足,叶数少,分蘖也少。

    地力和水肥条件:地力高、氮磷丰富、土壤含水量在70%~80%时有利于分蘖。单株营养面积合理、肥料充足尤其是氮磷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利于形成壮苗。生产上,水肥常常是分蘖多少的主要制约因素,往往可通过调节水肥来达到促、控分蘖的目的。

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播种密度和深度: 冬小麦宜稀播, 播种深度4~5厘米; 春小麦播种深度3~4厘米有利于分蘖。播种过密, 植株拥挤, 争光旺长, 分蘖少。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 分蘖就要受到抑制; 超过7厘米则苗弱, 很难分蘖或者分蘖晚而少。

    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就介绍到这里,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