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绿叶蔬菜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手段:
一、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现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生白色霉层。后期病斑枯死转呈黄褐色,终致叶片枯黄,不能食用。遇低温高湿天气、种植密度大、低洼地势等发病严重。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深坑高畦种植,及时排水。避免过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或90%乙磷铝800倍液加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粉800- 1000 倍液,或58%瑞毒霉铝锌500-800 倍,或65.5 %普力克水剂800倍等,交替使用3-4次,隔7-10天喷1次。
二、病毒病
病株矮化,叶片皱缩,畸形,叶片褪绿或叶色浓淡不均,呈斑驳状。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染,高湿干旱发生重,多雨年份发生轻。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除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
3、及时防治蚜虫。
4、药剂防治:子叶至6叶前期用1.5%植病灵1000倍液加20%病毒A600倍液,或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100倍液,或病毒A可湿粉500倍液等交替喷施。
三、菌核病
主要危害茎基部。先呈水渍状,后扩大全部腐烂,最后在茎内外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株叶片变黄凋萎,直至全株枯死。适合病害流行的湿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连作、偏施氮肥、种植密度大、排水不良等均常引起菌核病的发生及流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播种前用16%盐水漂种两次,去除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和秕粒,下沉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3、农业防治:深耕翻土,水旱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病株体。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常用药剂有40%纹枯剂可湿粉800-1200 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1000-1500 倍液,或40% 菌核净可湿粉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粉1500-2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700倍液。或用世高粉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四、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生近圆形无明显边缘的白色粉霉,随后白色粉霉转呈白色粉斑,扩大后互相融合连成片,严重时整个叶片表面覆满白粉,叶片枯黄,失去食用价值。温暖多湿、雾大、露重的天气条件下易诱发本病,栽培管理粗放、浇水过多、偏施氮肥、菜株徒长、通风不良等发病严重。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交替喷施15%粉锈宁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五、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初在叶片正反两面现黄色稍隆起小疱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鲜黄色粉状物(夏孢子)。严重时疱斑密布,叶片正反面覆盖一层显眼的鲜黄色粉末,到生长后期,叶面在鲜黄色疱斑上出现棕褐色至黑褐色疱斑(冬疱子堆),叶子无食用价值。温暖高湿、雾大、露重的天气条件下有利本病发生。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等发病也重。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洁田间,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病。药剂可交替喷施15%粉锈宁可湿粉1500-2000 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3000 倍液,或12.5 %速保利可湿粉2000-3000 倍液,或30%百科乳油1500倍液,隔7-15天喷1次,连喷3-4次。要特别注意对发病中心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