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施用的有误区
900
切换pc版

    施用农药时存在的五个误区。
    一是在防治时农民并不能准确辨认害虫,比如有的把稻瘿蚊认作褐飞虱,盲目用药,见到虫就用药。
    二是对有效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敌敌畏是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然而在褐飞虱发生早期,使用敌敌畏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的熏蒸性只能使害虫昏倒,而苏醒后的褐飞虱将获得一个较高层次的抗性,直接影响后期的防治。另外,有机磷农药由于其广谱性使大量天敌被杀死,对田间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致使稻田生态的后期承受能力脆弱。而敌敌畏属于不可加量使用药剂,所以当晚稻后期褐飞虱大发生时,使用过两次敌敌畏的农户往往就束手无策了。
    三是水量不足。对于飞虱类害虫,施药时保证充足的水量是十分必要的。施药时要充足对水,一般每亩用水量应保证在50~60公斤。另外,田间需保持一定的水层(一般为5~8厘米左右),很多被击昏而未致死的褐飞虱落入水中淹死,这样可以成为药剂防治的有效补充。
    四是未按防治指标用药。在若虫(幼虫)低龄高峰期防治,害虫的抗药性不强,又未对晚稻造成危害,因而防效最好。晚稻后期的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往往有多个高峰期,如每次都用药防治,不仅难有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又杀伤天敌。鉴于晚稻后期稻飞虱“多代同堂”,最好是抓住若虫发生期,按照防治指标防治。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