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改防治小麦全蚀病
694
切换pc版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我们要坚持五改来防治。
    1.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麦茬,集中处理; 
  2.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由于常温沤肥不能使病菌死亡,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扩大发病面积。而经高温发酵灭菌处理后的粪肥,病菌存活率为0。高温发酵灭菌方法:在“大暑”前后,把麦糠与水拌均,堆在平地上,堆高2~3m,长宽不限,表面加盖塑料薄膜,经1~2天,堆温可达50℃以上,发酵3天后即可拆垛用于基肥,扒垛时,将四周及堆底半尺厚发酵温度不足40℃的麦糠扒开,重新堆积发酵。 
  3.改自留种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经严格精选,无杂质,杜绝了病菌传播。 
  4.改浅耕为深翻实践证明,深翻50~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以上,深翻后,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