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铃薯贮藏期间生理反应和气候环境变化,种薯入窖后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1、贮藏初期:从入窖到11月底,入窖初期种薯正处在后熟期,呼吸旺盛,释放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较多,窖温较高。此期应为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窖口和通气孔要经常打开。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通气孔和窖口白天打开或小开,同时要注意观察窖内温度变化,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尽快进入休眠状态。
2、贮藏中期:从12月份到翌年2月末,正是北方的严冬季节,外界温度很低,此时薯块完全进入休眠状态,呼吸微弱,散热量极小,这一阶段要注意防寒保温,要经常检查窖温,密封窖口和通气孔,严防受冻。窖温应控制在1—2C为宜,湿度在80%—90%,以延迟休眠期短的种薯发芽。
3、贮藏末期:3—4月份,此时外界温度逐步升高,块茎已打破休眠期,即将萌动。这一阶段管理重点是保持窖内低温,不要随便打开窖门,若窖温过高,可在夜间打开窖口和通气口通风降温,一定要把窖温保持在4C以下,以免窖温升高,过早发芽,同时,及早安排生产,落实好种薯繁殖基地,尽早出窖,以防因种薯发芽而降低种性,出窖时,要严格区分级别和品种,保证运输中不混杂、不损伤、不受冻,确保高级种薯的优良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