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娩哺乳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⑴滞产造成弱仔增多。破水后半小时未见胎儿娩出,或胎儿娩出间隔超过半小时均称为滞产。滞产常造成胎儿通过硬产道时间过长,形成脐带箝闭或部分箝闭,导致胎儿供血不足,由于脑缺氧出现傻胎,即出生后定向困难,不会寻觅乳头,不会吸吮,如果不能尽快地诱导恢复吸吮行为,极易在初生重合格的仔猪中形成后天性弱仔。
⑵助产不当或不及时造成弱仔。如助产时损伤了肢蹄、眼部、口鼻均可造成生活能力下降出现弱仔;未能及时撕破衣包更是造成弱仔的常见原因。
⑶有效乳腺(或乳头)过少。若第1胎仔猪数少于乳头数。又未训练少数仔猪会吮两个乳头的话,那么未被吸吮的乳腺(乳头)难以充分发育,造成后续胎次有效乳腺(乳头)过少,乳头不够分配,如果寄养不成功,极易形成弱仔。
⑷乳腺发育特别充分的大个母猪易形成弱仔。由于大个母猪在侧卧哺乳时,上排发育良好的乳头会向上翘,不少初生仔猪够不到上排乳头,吸乳不足,形成弱仔;产床狭窄,母猪躺卧时不能充分伸展,造成下排乳头不能充分暴露,也易形成弱仔。
⑸引起无乳或少乳的所有因素均会使弱仔增多,其中以产后无乳综合征、高温季节少乳的影响最明显。
⑹有分娩癔病的母猪,如不能尽快纠正拒绝哺乳的行为会造成整窝的弱仔。
⑺乳期管理不当可产生新的弱仔。例如未能有效防治仔猪腹泻、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教槽不到位,21~25日龄断奶日采食量达不到100g的仔猪;管理粗放,造成意外伤害的仔猪;错误地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骨关节发育障碍性弱仔,应用磺胺类药物引起免疫功能不全性弱仔与贫血性弱仔,应用氟甲砜霉素引起免疫抑制性弱仔以及长期应用其它抗菌药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的弱仔。
3.保育期形成弱仔的原因
保育期是仔猪开始适应独立自主生活的重要阶段,常常可形成3种弱仔,即外观显性的弱仔、隐性弱仔与药物性的弱仔。
⑴性弱仔。这部分弱仔多由环境应激所致,如不适应固体饲料、断奶并群应激与密度过大,舍内空气质量低劣等因素。在这些应激因素作用下,猪群逐渐出现外观瘦小、被毛粗乱的显性弱仔。若为平养,未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也会形成显性弱仔。圆环病毒危害的猪场,易形成部分弱仔。
⑵性弱仔。这种弱仔外观同正常猪一样,但是对抗主要流行性疾病的抗体水平低下,是猪场内的危险群体。究其原因,是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受母源抗体干扰;疫苗选择有误,不能产生有 效抗体;未能控制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形成免疫抑制;接种操作有误,如漏注、少注等。
⑶物性的弱仔。同哺乳期的药物性弱仔。
四、仔群体量的界定
既然弱仔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弱仔又对养猪生产有巨大的危害,那么弱仔群体量的界定就显得特别重要。新生仔猪中准许10%的弱仔存在,但是这部分弱仔的初生重应在1.0~1.3k以下(各场的情况有别),低于1.0kg的仔猪当然可以在人工精心照料下成活,但其资源的浪费与带来的疾病风险常常大于它自身存在的价值。新生仔猪中的10%弱仔在哺乳期与保育期会被部分淘汰,在此期间,如果不出现新的弱仔,那么群体中的弱仔不会超过10%。管理较好的猪场弱仔率在5%以下,管理良好的猪场弱仔率在3%以下。
隐性弱仔要靠合理的抽样血检评估,当隐性弱仔比例在20%以下时,发生疫病场内大流行的可能性小,但是出现连绵不断的散发病例是常见的事情。查出隐性弱仔的成因,就能消除隐性弱仔。
五、仔的防治
1.消除上述各阶段弱仔形成的原因,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弱仔的产生及其对猪群的危害。
2.先天性的弱仔可用“乳能”(Vigoro1)补充高能,增强生命力。
3.腹泻引起的弱仔,可试用谷氨酰胺、益生菌恢复受损的肠绒毛。
4.饲料中要常规添加足量的霉菌毒素处理剂,防止因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引起的隐性弱仔;接种疫苗时,可同时注射3mg/k的左旋咪唑,以增强免疫反应,减少隐性弱仔。
5.治疗无望的弱仔应及早下决心果断淘汰,以免贻害猪群、增加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弱仔是猪场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弱仔不仅仅出现在产房,在哺乳期与保育期均可产生弱仔;弱仔的成因复杂,要减少弱仔,将它们控制在适当的比例,应该从产生弱仔的每一个环节上针对其发生原因做好饲养管理、基础免疫;要特别警惕隐性弱仔,远离隐性弱仔是可以做到的。.管理好弱仔群体是养猪生产远离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