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476
切换pc版

    ㈠流行病学

    ⒈易感动物

    在自然流行中,仅猪感染发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但不同年龄的猪,其易感性有一定差异。母猪和仔猪较易感,发病症状较严重。

    ⒉传染来源

    患病猪和隐性感染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都可带毒排毒,耐过猪只可长期带毒。

    ⒊感染途径

    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精液和胎盘感染。空气和机械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栏饲养,频繁调运,猪群密集,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昆虫(蚊)也能传播该病。

    公猪感染后3~27天和43天,所采集的精液中均能分离到病毒。7~14天从血液中可查出病毒。

    ㈡临床症状

    本病呈临诊和亚临诊感染,并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机体免疫状况、病原毒力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首次感染,繁殖障碍和围产期母猪以及仔猪呼吸症状明显,随后以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地方性流行病。根据多数资料报道,其典型临诊表现如下:

    ⒈母猪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0~40.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不同程度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妊娠母猪早产,后期流产、死产、木乃伊、产弱仔等。部分初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等症状。少数病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皮肤呈现青紫色斑块,有的母猪表现产后无乳,胎衣滞留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现象。

    ⒉仔猪

    1月龄左右仔猪最易感并表现典型的临诊症状。体温升高达40~41℃,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离群独处或互相堆挤一团,被毛粗乱,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有的出现眼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多,部分猪耳部等部位淤血、发绀,耐过猪消瘦,生长缓慢。

    ⒊育肥猪

    对本病易感性较差,表现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咳嗽,有的耳部、外阴、腹部淤血、发绀。

    ⒋公猪

    发病率低,表现为厌食,呼吸加快,消瘦,有性欲,但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少数公猪出现双耳及皮肤变色。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