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这些猪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营养配方料,定期防疫,供不应求。”保康县城关镇的农民周国平乐呵呵地说。
过去,周国平采取传统模式养猪,年纯收入不到3万元。去年,在县里无偿指导、跟踪服务下,他建起“150”标准养殖场,今年获纯利13.8万元。现在,他又新建两个“150”,猪未出栏就被经销商“抢”下销售合同。
到9月底,保康已建成和在建“150”、“300”、“500”标准化猪场299个,销售收入2.3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30%。
如何让生猪产业挑起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大梁?去年5月30日,该县开始创建全国全省生猪产业大县,并将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突破口。
县里投资2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进行免费防疫。设立100万元专项基金,实行目标考核。出台优惠政策,对“150”生猪养殖户每户扶持5000元;对能繁母猪达100头、200头、300头的母猪标准化养殖户,分别扶持5万元至20万元。对养殖贡献大户共奖励90万元。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固定专人跟踪服务。
生猪闯市场,龙头是关键。该县引资5000多万元,建成过渡湾万头生猪养殖小区、马良陈家山万头养猪场、歇马庙坪3万头标准化养猪场,年可规模养猪10万头,带动全县“150”等专业养殖户售猪30万头。后坪镇前坪村农民冯开春去年投资250万元建成300头母猪标准化养殖场,年生产优质仔猪60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