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选留和饲养管理技术
313
切换pc版

    1、后备母猪的选留

    目标和标准: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选择依据:良好的健康状况,优良的品种性能,健壮的四肢,乳头数六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均匀良好,高产母猪的后代。后备母猪从繁殖性能好的母猪的2~4胎中母猪选择,并以春季仔猪为主,按照后备猪生长发育特点,采用2、4、6月龄选留,最后在配种前1个月进行一次挑选。结合母本的繁殖性能(产仔数量、断奶猪数量、断奶体重等)选拔生长发育良好、体形匀称、背部平行、腹部发育良好(开阔不下垂),四肢粗壮结实,蹄发育好,外阴户发育良好(丰满,不过度上翘)。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指标

    ⑴配种时合理体重:125~135公斤;

    ⑵配种时月龄:7~8月龄,不超过10月龄;

    ⑶配种时发情次数:2~3次;

    ⑷配种时背膘厚度:16~18毫米。

    3、后备母猪的营养方案

    ⑴选用后备母猪专用核心料。

    刚购回的体重在75公斤左右的后备母猪约4月龄,在配种前既要生长又要发育,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比育肥猪高得多,所以不能用肥猪料、妊娠料代替后备专用料。

    ⑵合理的饲料配方。

    75公斤~配种~产前24天阶段:玉米64%,豆粕20%,麸皮12%,预混料4%

    ⑶合适的饲喂量。

    75公斤体重~第1次发情阶段,自由采食或3-3.5公斤/天;第1次发情后或110公斤体重阶段,限制采食量,约3公斤/天;配种前1周可以短期优饲,自由采食;配种后第1个月,约2公斤/天;配种1个月后~产前24天阶段,2.5公斤/天;产前24天~产仔阶段,喂哺乳母猪料,约2.5公斤/天。

    4、后备母猪的管理要点

    ⑴大群饲养有利于早期发情,最好不要单栏饲养。

    ⑵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尽早发情。

    ⑶体重达标后,每天用试情公猪查情1~2次。

    ⑷第1次发情就必须作好记载,便于确定是否配种。

    ⑸后备母猪最好配3次。

    5、后备母猪疫病的控制

    ⑴刚购回时:①严格消毒后才进圈。②隔离45天以上再与原有的猪并群。③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1周。④根据实际情况,合群前驱虫1次。⑤保证充足的饮水,减少应激等。

    ⑵配种前:①按程序作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猪瘟苗、细小病毒苗(1-2次)、蓝耳病苗(1~2次)、伪狂犬、口蹄疫等;②患病、无种用价值的母猪及时隔离淘汰。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