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517
切换pc版

    (1)选择优质雏雉鸡 主要根据雏鸡“有膘、有毛、有骨气”的长相,通过“一看、二摸、三听”的方法,即可大致鉴别强弱雏。强雏主要表现在:腹部收缩良好,大小适中,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无血痕;反应灵敏,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触摸到膘,身体饱满,有弹性;叫声清脆响亮;羽毛整齐清洁,体重大小均一。

    (2)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适时开水、开食。雏雉鸡应在出壳21小时内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锰酸钾,开水后2小时开食,开食的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适口性强而便于啄食,对不会饮水吃料的雏鸡应加强调教,育雏前几天喂食应注意少量多次,防止雏雉鸡暴饮暴食,造成消化不良。0-2周每天喂6次,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周喂4次,随日龄的增加,采食量递增,到接近成年体重时,采食量趋于稳定。

    温湿度的控制:适宜的育雏温度,1-3日龄34-35℃,4-7日龄32-33℃,2周龄28-31℃,3周龄24-27℃,4周龄22-23℃,5周龄后可脱温。给温总的原则是夜间比白天高,小群比大群高。具体还应做到“看鸡施温”,即根据雏雉鸡的精神状态给予正确施温,温度适宜时,雉鸡表现食欲较好,饮水适度,活泼好动,睡眠时均匀散开来;温度过高时,雉鸡表现为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量加大,食欲不好,有时见稀样粪便;温度过低时,雉鸡行动迟缓,靠近热源,有时可见层层扎堆,相互挤压,在整个育雏期间应防止温度忽高忽低。相对湿度前期要求高,主要是为了防止雏雉鸡脱水,后期要低一些,主要是为了防止球虫病等发生,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密度:随着鸡龄的增大密度逐渐减小,1-10日龄每平方米50-60只,11-30日龄20-30只,30日龄以上10-15只,另外,还要保证雉鸡有足够的采食位置和饮水位置。

    育雏室内环境的控制:育雏室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雏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疾病、眼病等,在保证育雏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通风换气,总的原则是以人进入室内不感到有刺激眼、鼻和气闷为宜。 合理的光照制度:商品雉鸡的生产对光照制度要求不严格,种用雉鸡则必须制订合理的光照制度。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