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鲥鱼大规格菌种培育技术
550
切换pc版

        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是我国近年引进的水产品种,其生活习性、肉质等与长江鲥鱼相近。我所于2005年7月引进500尾美洲鲥鱼乌仔,经过4个月培育,全长平均15厘米,成活率76.3%。现介绍美洲鲥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1.苗种培育设施及水质调控

    前中期苗种培育在长方形PVC池中进行,共4口,规格为3米×2米×0.7米,水深 0.5米,每池配散气石3个;后期苗种培育在圆形水泥池中进行,共2口,直径为6米,高1.5米,水深1.2米,每池配散气石10个。

    培育池进水管为带有阀门的PVC管,可调注水量;排水采用人工虹吸法,培育池用水为曝气48小时的自来水,苗种培育期间透明度保持在50厘米,水温为19~29℃,昼夜温差为1~2℃,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为保证水质清新,在乌仔至夏花阶段每3~4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30%~40%,每2天吸污一次,随着苗种个体增大,换水频率适量增加,换水量也相应增加。

    2.分级培育及投喂

    第一阶段从乌仔至夏花(全长3.0厘米)阶段,放养密度为100尾/立方米,此时鱼体透明,鳞片没有发育完整,仅尾柄及下腹部有少量鳞片,鱼苗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在吸污、换水等操作时,动作一定要轻、慢,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鱼体伤亡。美洲鲥鱼为滤食性鱼类,乌仔放养一周内,以投喂经40目筛网过滤的小型枝角类、桡足类幼体和轮虫为主,每日上、下午各一次。一周后开始驯食,投喂经人工粉碎的蛋白质含量为42%的膨化饲料,投喂时应关闭充气泵,然后将粉末状饲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每日投喂量为每千尾鱼苗1克,日投喂5次,为6∶00~6∶30、8∶00~8∶30、10∶30~11∶00、15∶00~15∶30、17∶30~18∶00,每天下午最后一次投喂时加入一定量的浮游生物,投喂时采用"慢、快、慢"的方式和"少、多、少"的原则,以30分钟吃完为准。经过5~6天的驯食,鱼苗已习惯上浮摄食粉状人工饲料,但当粉状人工饲料沉入池底时,鱼苗不摄食。随着苗种不断生长及气温逐渐升高,不断增加投喂量。

    第二阶段从夏花到变态完成,放养密度为80尾/立方米,仍在长方形PVC池中培育。拉网分池时,动作要轻、快,计数、搬运时应带水操作,尽量减少鳞片脱落等机械损伤。此阶段后期鱼体不透明、全身披鳞,绕池环游,摄食积极,此时改投粒径为1毫米的膨化人工配合饲料,经过1~2天的驯食,摄食正常,开始抢食。

    第三阶段为完全变态至大规格鱼种阶段,此时转入水泥池培育,放养密度为50尾/立方米,投饲同第二阶段。

    3.小结

    (1)及时清污、换水,美洲鲥鱼喜水质清新的环境。另外,美洲鲥鱼苗种培育期间不宜投沉性饲料,以浮性膨化饲料为好。

    (2)适时进行分级培育。美洲鲥鱼苗种培育时,根据苗种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和分级培育。

    (3)操作要轻。美洲鲥鱼鳞片极易脱落,在苗种培育期间,尽量减少拉网、运输的次数,在分级培育、计数、清污时应多加注意,切勿用手捕捉。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