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检鱼病的方法
502
切换pc版

        肉眼检查(目检),是目前生产上用于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重点检查体表、鳃、内脏三部分,方法如下:

    一、体表:

    将病鱼置于盘中依次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鳍等顺序仔细观察。

    (一)检查有无大型病原体。如水霉、嗜子宫线虫、锚头蚤、鱼鲺、钩介幼虫等。

    (二)根据症状辨别病原。如车轮虫、鱼波豆虫、斜管虫、三代虫等寄生,一般会引起鱼体分泌大量粘液,有时微带污泥,或是头、嘴及鳍条末端腐烂,但鳍条基部一般无充血现象。

    双穴吸虫病,则表现出眼睛混浊,有白内障。细菌性赤皮病,则鳞片脱落、皮肤充血。疖疮病则在病变部位发炎、脓肿。白皮病的病变部位发白,粘液减少,用手摸时有粗糙的感觉。腐皮病的病变部位产生侵蚀性的腐烂等病状。发现病鱼肌肉、鳃盖和鳍基充血发红,可初步诊断为病毒性出血病或暴发性鱼病,病鱼尾巴极度上翘、颅脑发黄,在水中狂游打圈,则为疯狂病。但有些病状,包括体表、鳃、内脏等的症状,在几种不同的鱼病中基本上是一样的,如鳍基充血和蛀鳍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及一些其他细菌性鱼病;又如在大量车轮虫、鱼波豆虫、斜管虫、小瓜虫、三代虫等寄生时,都会在体表、鳃部有较多的粘液,所以应把观察到的病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二、鳃

    鳃部检查,重点是鳃丝。

    (一)首先要注意鳃丝是否张开。

    (二)将鳃盖剪去,观察鳃丝的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末端是否有肿大发白和腐烂现象。

    如:患细菌性烂鳃病,则鳃丝末端腐烂,粘液较多。鳃霉病则鳃片的颜色较正常鱼的鳃片白,略带血红色小点,如患鱼波豆虫病、鳃隐鞭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则鳃丝上有较多粘液。如患中华蚤病、指环虫以及粘孢子虫等寄生虫病,则常表现鳃丝肿大,鳃盖张开等症状。

    又如:亚硝酸中毒,鳃丝颜色变为紫红色等。

    三、内脏

    将一边的腹壁剪去(注意勿损坏内脏),从肛门部位向左上方沿侧线剪至鳃盖后缘,向下剪至胸鳍基部,除去整片侧肌。

    (一)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的寄生虫。

    肉眼可见的寄生虫有:线虫、舌状绦虫等。

    (二)仔细观察各内脏的外表(颜色、大小、位置、有无出血、充血等),看是否正常。

    肝胰脏正常颜色为粉红色,外表光滑。

    肠正常时,因其中有食物粪便存在,呈暗褐色,边缘粉红色,鳔白色。

    (三)将内脏取出、分离、观察其内部症状。

    1.剪断靠近咽和肛门部位的肠,取出内脏。

    2.将内脏(肝、胆、脾、心脏等),逐个分离,观察质地,内部的症状,颜色。

    3.分离肠道,将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轻轻将肠道中的食物、粪便去掉,然后观察。

    ①观察是否发生充血或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如:肠炎病,会表现肠壁充血、发炎、溃疡。吸虫、涤虫、线虫等肉眼容易看见。

    ②观察肠壁是否有小寄生虫及肠壁的质地等。

    如:艾美虫病和粘孢子虫病在肠壁上一般有成片或稀散的白点。

    饲料营养缺乏等原因可产生肠壁变薄,质地脆的症状。

    4.其它内脏器官,如在外表上未发现病状,可不再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

    1 .用于检查的鱼,要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鱼。检查时要保持鱼体体表湿润,应放在盛水的容器中,路程远的要用湿布包裹。解剖时要保持器官的完整性并防止相互污染,同时要做好记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有时一种病有几种病状同时表现出来,如肠炎病,就有鳍条基部充血、蛀鳍、肛门红肿、肠壁充血等病状;有时一种病状在好几种病中同样出现,如体色发黑、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等,这些病状为细菌性赤皮病、疖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所共有。

    检查时要注意区别、总结、分析。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