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的嫩茎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嫩绿,形似鸡心。全株具鱼腥气,可炒食、凉拌、煲汤和冲茶饮用,其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野生佳蔬。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降低血压、排毒等功效。经常食用鱼腥草,可去小儿食积,增强抗病能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常嚼其茎,有预防心绞痛的作用。凉拌鱼腥草,对咳嗽和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鱼腥草汤可助戒除烟瘾,经常饮用鱼腥草,可起到减肥效果。对无名肿毒及蚊叮虫咬起到止痒消炎,患有手癣脚气,鱼腥草鲜叶揉擦患处,不但能止痒而且疗效也显著。 常食鱼腥草,可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
鱼腥草又名蕺菜、蕺儿根、摘儿根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鱼腥草植株矮小,茎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状茎生于浅层土壤中,白色,节上生根;茎上部直立,叶心形或宽卵形,常见绿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鱼腥草生命力极强,直接用其根茎插于潮湿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发芽,广为繁衍。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当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见的吃法有几种: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开胃。
野生鱼腥草腥味较重,初食者大多不适应,地下茎纤维多,适口性不理想,因此作为商品性蔬菜发展较晚。起初以鱼腥草作为蔬菜食用的,多为知其功效的医生。近年来由于受“回归大自然”、“药食同源”之风的影响,民间采挖鱼腥草出售和作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风渐盛,尤其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发利用鱼腥草的规模不断扩大,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目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开始出现人工大量种植,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状,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鱼腥草又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民间医师大多认为,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溃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现代医学则对鱼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另外,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鱼腥草既可作为野生蔬菜进行产业化生产,深入开发利用,也可作为医药原材料,加工成西药针剂或中成药,因此目前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