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根状茎细长。秆散生,高35~100厘米,粗壮,扁三棱形,平滑。叶片少、基生、线形,宽0.3~1.0厘米,背面中肋呈龙骨状突起,叶状苞片3~5枚,长于花序1倍。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具4~7个第一次辐射枝,最长者可达16厘米。每辐射枝上具1~3个穗状花序,每一穗状花序具5~17个小穗,花序轴被稀疏短硬毛。小穗条状披针形,长0.8~2.0厘米,宽约0.3厘米,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两列,舟状,中肋绿色,两侧红褐色。雄蕊3。柱头2,具暗红色斑。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平凸状,背腹压扁,面向小穗轴,长约为鳞片的4/5,棕色,表面具细小突起。
生物学特性
(1)休眠与萌发 种子 种子具休眠期,种皮坚硬,休眠不易打破,田间实生苗极少见。 地下块茎 地下块茎无休眠期,在生长季节将新形成的块茎切断,条件适宜,即可萌发。但由于顶端生长优势以及在开花结实期间对地下块茎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 块茎萌发温度范围较宽,起点温度为10℃左右,3月中下旬即开始萌发,最适温度20~30℃之间,5~6月是其发生高峰,35~40℃仍可出芽,但受到抑制。块茎的出土深度与土壤湿度有关,在低湿的旱田中,10~15厘米土层下均可出苗,而在土壤水分饱和或超饱和的稻田中,5厘米以下则未见出苗,这是因为块茎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而矮慈姑、野荸荠及其他多年生杂草在淹水的条件下却易于萌发,这说明水莎草是典型的湿生杂草。块茎萌发的适宜湿度为土壤含水量30%~40%,在有水层及土壤含水量低于10%的条件下均不能萌发。
(2)营养生长 水莎草地下茎在植株出芽后3~4叶开始伸长,5~6叶第1分株出芽,8~9叶第2分株出芽,如条件适宜,在水稻收割前每株可发生分株5~6次,当然,第1、第2分株也在发生新的分株,因此蔓延很快。在休耕地,地下茎的蔓延向四周发展,可伸展至1米以上的直径范围,但在稻田中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地下茎往往呈双向型或单向型蔓延,在水稻株间和行间发展。 分株的生长与水层关系很大,据试验,土壤保湿处理分株增加至21株,水分饱和条件下为15株,而淹水处理植株未有增加。与温度的关系也密切,据定点观察,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平均气温达15~20℃分株增殖显著,可达1:(3~4);5~6月,平均高温达25~30℃,分株增殖最快,达1:(7~8);7月以后,平均气温28~30℃以上,分株增殖减慢。水莎草是阳生杂草,在单一群落中,分株增殖很快。在稻田中,如在水稻封行前不能高出水稻,生长则受到明显抑制,分株萎缩,停止生长,如封行前高于水稻,则株高始终超过水稻。
(3)开花结实 8月下旬以后,从叶柄中央抽出花穗,这时地下部分生长减慢,明显受到抑制种子多数、较小,千粒重仅为0.3克。 分布与危害 水莎草分布较为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旱栽、迟栽稻田、旱、水直播稻田、抛栽稻田均可造成危害。其中以土质疏松、持水量中等、渗透性较好的沙土、砂壤土分布较多,又以连作稻田危害较重。在耕作水平较高的稻区往往与矮慈姑构成群落,危害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