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铃薯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对适合加工用的马铃薯品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目前尚无更加优良的加工用的品种的情况下,“大西洋”成为加工企业首选品种。根据全年作物布局习惯,我县种植马铃薯多为冬种春收(1~4月份),但有些年份在大田生长期正值阴雨天气,对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极易造成晚疫病流行。为此,针对2003年“大西洋”品种晚疫病流行原因及发生为害规律进行调查,采取积极对策进行综合治理,是保障马铃薯丰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病害症状
在相对湿度100%,温度21℃时,最适宜晚疫病病原菌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散发出的游动孢子可借风、雨传播,在自由水存在的条件下,产生芽管穿入寄主;植株感病后,在冷凉、潮湿条件下,叶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先是淡绿色,以后变成褐色,病斑有黄绿色边缘。如天气持续潮湿,叶背病斑边缘可见白色霉轮。在气候适宜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到叶柄和茎,严重时整片田块的所有植株都感染发生病害,重者整株枯死。天气转晴后,病斑干枯呈褐色,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块茎感病后,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轻微凹陷的褐斑。将块茎切开,可见病斑皮下组织红褐色,与健康薯肉组织无明显分界。
二、发生原因
1.气候:通过2002~2003年两年种植大西洋品种可以证明,晚疫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尤其是与降雨日数密切相关,在阴雨、多雾、空气潮湿、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10~15℃的条件下易发病流行。
2.品种: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据调查,加工型大西洋品种发病重,鲜食型品种费乌瑞它、克新3号抗晚疫病能力强,即使在同块田内种植,鲜食型品种的叶片上虽然有病斑,但对茎秆、块茎产量影响不大。
3.生育期:生长前期抗病性强;生长后期尤其是开花末期最易感病,特别是始花至开花末期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利于晚疫病流行暴发。如2003年1月上旬种植马铃薯,地膜覆盖,发苗早,3月初进入现蕾期,中旬进入盛花期,此时正遇上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适合马铃薯晚疫病流行暴发;而1月中旬种植,发苗较迟的,3月底才盛花的,避过了3月中旬阴雨天气晚疫病危害程度轻,收获时茎叶青枝腊秆。
4.栽培管理: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板结,比排水条件好,沙壤土的田块发病早,发病重;无农家肥、偏施氮肥的田块,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田块发病早,发病重。
三、防治对策
1.选用抗病品种:首先,选择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其次是剔除病薯、病芽以及对种薯进行药剂消毒,以减少带病率。
2.选好田块:种植马铃薯的田块,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疏松的沙壤土,前作是水稻田,切勿与同科作物连作。
3.科学施肥:种植马铃薯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推广适氮适磷高钾的施肥方法,培植健壮的苗架,提高抗病能力。
4.喷药保护:晚疫病只能用药剂预防,以预防为主,要根据当地气候预报,做好病情测报。在马铃薯始花至盛花期间,如果48小时之内最低气温不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在75%以上,就要进行田检.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掉深埋,并且撒施石灰消毒,对发病中心进行喷药封锁。据试验,每亩用53%的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公斤,对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效,或选用百菌清、瑞毒雷锰锌、甲霜灵锰锌、克露、可杀得等药剂,每次喷1种或多种混合喷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建议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或始花期推广应用,每隔5~7天喷药1次,连续喷2~3次。
5.提早割蔓: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年,马铃薯植株和地面都存在大量病菌孢子囊,应在收获前1周左右割秧,运出田外,让地面暴晒3~5天,再进行收获,即可减轻对块茎的侵染,使块茎表皮木栓化,不易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