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是全国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所产板栗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但由于受传统栽培习惯的影响,板栗生产仍处在“薄地大片,广种多收”的情况下,单位面积亩产量不足50公斤,质量也有下滑趋势,而且存在比较明显的“一大一小”或“一大两小”(一个大年两个小年)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使丰富的板栗资源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板栗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彻底解决板栗产量和质量问题,关键在于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加强综合管理,增强科技含量,具体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一、扩穴松土,改良土壤 土壤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板栗根系的发育,进而影响地上部枝叶生长及开花结果。春、秋要进行树下深翻松土,雨季进行中耕除草,保持树下土松草净。土层较薄、土质坚硬的栗园宜采用放炮扩穴的方法疏松土壤,有条件的亦可进行树下覆草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科学施肥,增加营养 一是要施用多元素复合肥料,并要配合硼、锌、钙等微量元素。优质板栗专用肥是最理想的选择。二是要掌握合理的施用量,结果栗园一般每亩施用50~75公斤,即1.5~2公斤栗果施用0.5公斤复合肥或板栗专用肥。三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施肥方法,将肥料施在吸收根系集中分布区,即树冠边缘与地面的垂直位置,并要尽量增加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不可过于集中,以利根系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采用“环状沟”或放射状沟进行追肥,沟深30厘米左右,也可结合树下耕翻进行全园施肥。四是要把握好施肥时期。目前,生产上大多每年追肥一次,有的在春季,有的在夏季,还有的在秋季,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应当指出的是,板栗生长中,后期施用单元素氮肥是不科学的,长期如此追肥将会加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降低经济系数。由于我县春旱现象突出,无灌溉条件的栗园最好在雨季(6月下旬~7月上旬)或秋季(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施肥。有机肥仍是提高板栗产量与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肥料。有肥源的应尽量增施一些农家肥,无肥源的要通过压绿肥来解决山地栗园有机营养不足的问题。紫穗槐、荆条、杂草等都是比较好的绿肥。压绿肥宜在夏、秋两季进行,于树冠外围或定植穴外,按东西南北不同方位轮换开沟施肥,沟深60~80厘米、宽30~40厘米,将绿肥分层放入沟中,一层绿肥一层土,以促进绿肥腐烂,减少高温伤根。另外,彻底改变板栗营养状况,仅仅通过施肥增加养分是不够的,还应辅之以节省营养,集中营养的“疏花”措施,即是“开源节流”。其方法是于5月中旬前后,雄花序长8厘米左右、混合花序长1~2厘米时人工摘除雄花或化学疏雄,只保留10%~20%的雄花用于授粉。化学疏雄即是用1300倍板栗疏雄醇树上喷洒,喷后5天开始落雄,7天达到落雄高峰,一般可脱落70%~80%。
三、合理灌溉,催芽促长 一是采取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如中耕除草,雨后松土,全园深翻,树下堆雪,树盘覆盖(覆草或地膜)等等。二是因地制宜的修建“水窖”,雨季存水,供干旱季节使用,以满足板栗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
四、利用优种,提高质量 要从根本上解决板栗低质、低产的问题,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广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逐步实现优种化。目前迁西县推广的有四个板栗良种燕山早丰,燕山魁栗、燕山短枝和大板红,四个品种各有特点,各地应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选择,嫁接时应着重把握好接穗质量、嫁接时期、嫁接方式、操作技术和接后管理五个环节,方能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及保存率。
五、连年修剪,留枝适当 隔年修剪的方法不可取,易人为的扩大了大小年幅度,降低了板栗质量。要实施连年实膛清码修剪,合理留枝,初结果树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留枝6~8个,盛果期树每平方米留枝10~12个。修剪时要疏缩结合,合理培育利用娃枝,及时回缩更新枝组,疏除密集交叉枝条。
六、除治病虫 燕山山区栽培的板栗属抗病性能极强的品种群,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危险性病害。目前生产上发病较少的栗仁黑斑病、枝枯病尚无有效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栗仁黑斑病与品种本身抗性有关,通过利用优良品种高接换头可以根除此病。与病害比较,板栗虫害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板栗红蜘蛛病发生日趋严重,以木撩尺蠖为主的食叶害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一旦发生为害,将直接影响板栗的产量及质量。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控制各种病虫害的为害。首先是通过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性。其次是搞好预测预报,掌握虫情,适时进行化学防治。第三是巧开药方,合理用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轮换用药,混合用药,严格掌握。彻底改变一些果农无选择用药,大剂量用药,液体农药“用盖量”、粉剂农药“大估摸”的不良现象,以避免害虫发生抗药性,减少果品和环境污染,提高板栗的内在质量。对于红蜘蛛于5月中旬用栗虫净涂干1~2次以于预防,发生时用扫螨净、蛾螨灵、尼索朗等叶面喷药防治。对板栗成熟前发生的以木撩尺蠖为主的食叶害虫用灭幼脲3号、杀铃脲等杀虫剂,于发生初期树上喷药防治.具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