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幡
2303
标签 :习俗 切换pc版

      1、释义及出处

春幡

  释义: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出处:南朝·陈·徐陵 《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前蜀·牛峤 《菩萨蛮》词之三:“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
    示例: 宋·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春幡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剪有色罗、绢或纸为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至唐、宋时,春幡之制作更为精巧。《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春幡》:“《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宋周密《武林旧事.立春》:“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岁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参见“彩胜”。

       2、戴春幡习俗

  春幡客家人的春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竹竿上高挂的长条形旗帜,一种是客家妹子立春时节的装饰品“春燕”。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南北朝梁代宗懔著述的《荆楚岁时记》载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可见女性立春佩戴春幡、幡胜的习俗,应最迟始于汉末魏晋,从此历代沿袭,形成了风味十足的立春文化。
 
  女子立春所戴春幡,最早的形态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社会形成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但它决不是一般性的人体装饰物。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清代粤北、粤东客家“簪春花”习俗,实际就是古老的“戴春幡”的原本表现。
 
  宋代民间男女均有戴春幡的浓郁习俗。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春幡》载:“《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周密《干淳岁时记》则载曰:“是日赐百官春旛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里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宋代王公大臣的春幡用金银由“文思院”制造,至于一般的士大夫、平民百姓则剪纸为春幡。《岁时风土记》载:“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客家妹的春幡基本上都是自己用彩色绸布剪制的,春幡形象则有春花、春燕、春柳、春凤等等。在客家地区,传统的立春时节除了女性戴春幡,小儿也戴春幡于手臂,男左女右,作为立春的标志。

       3、历史记载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宋末元初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卷二则记载:“(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宋元时期又称幡胜为“闹娥儿”、“斗蝶”、“闹嚷嚷”、“长春花”、“象生花”等。明代《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自岁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立春:“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娥、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

       4、剪春幡习俗

       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点赏 点赞 1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