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饭
1547
标签 :立夏;食俗 切换pc版

立夏饭

  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也叫“烧夏夏饭”。旧时汉族儿童立夏日烧的饭。流行于湘江杭州地区。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历史记载

  立夏是一个重大的节气。同治《湖州府志·风俗》载:“立夏日祀灶,以火德王也。饮烧酒,啜新茶,噉新梅、蚕豆、芽谷饼,云可解疰夏之疾。男女皆以秤较轻重,谓之秤人。儿童作野灶,竞以蚕豆、笋和米炊之,曰烧野饭。”

  湖地立夏后,天气开始闷热,但稻农还得顶着烈日抓紧田间管理。农家视立夏为“补食节”,饮食了烧酒、新茶、新梅、蚕豆、芽谷饼等“补食”,就不会“疰夏”,确保田间管理顺利进行。谚云:“立夏日,吃补食。”“立夏吃只蛋,力气多一万。”立夏日秤过轻重者,夏天能保持现有的体重,不会因“疰夏”而消瘦。

民间习俗
  村里儿童自愿邀约组成两、三个烧野锅饭的小组。每组三、五人,六、七人不等。各组相约在村里分散活动,以免互相干扰。这餐“野锅饭”,米是向各家讨来的“百家米”,其余菜肴,有向乡村小店讨取的:肉数片,豆腐一块,菜、酒和盐少许,这天店家乐意从俗赞助,以此广结人缘;也有从自己家里拿来的腊肉。儿童可以到任何一家田地上采摘蚕豆和豌豆,公开的,不算偷,但也不准只采一块田的,要多跑少摘。民谚:“立夏野锅饭,蚕豆随你采。”最有生趣的是儿童下河滩捕鱼摸虾,大家兴高采烈,要是捕到一尾鱼,或一只大虾,便发出一阵欢呼。这时女孩子已用砖头、石块搭好灶,支好锅,拾好柴,挑荠菜煮饭,俗称“荠菜饭”。“野锅饭”是孩子自己动手煮的,也会有哪家的奶奶比较热心,乐意给大家当顾问。自己烧的饭,吃起来更加津津有味,连烧焦的镬糍也吃个精光。据说,孩子吃过立夏饭,不疰夏,人也变得聪明、勤快。德清等地农家,在农历十二月十二蚕花生日做圆子时,用米粉捏成“小狗”数只,挂在通风处阴干,俗称“立夏狗”。等到立夏节烧野锅饭的时候,将“狗”洗净,与野锅饭同煮食,据说儿童吃了比狗还要强健。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