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芽枯病
1147
标签 :草莓;土壤;病害 切换pc版

      草莓芽枯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腐生性很强,主要危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病,成株期茎叶腐败、根腐和烂果等。

症状

      植株基部发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色至淡褐色蜘蛛巢状菌丝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连在一起。侵害叶柄基部和托叶时,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逐渐青枯萎蔫,急性发病时呈猝倒状。

      花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从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现暗褐色不规则斑块,僵硬,最终导致全果干腐,温度高时可长出上述菌丝体。已着色的浆果发病,病部变褐,其外围常发生较宽的褐色白带,红色部分略转胭脂红色,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引起湿腐或干腐,但不长灰色霉状物,是与灰霉果腐病区别之处。

发病规律

      草莓芽枯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以随带病秧苗和病土传播为主。露地栽培时以春季为发病主要时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2℃-25℃,在肥大水多的条件下容易发病。保护地温度高,通风不良,湿度大,栽植过密容易导致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

      尽量避免在立枯病发生的区育苗和栽植草莓,否则必须采取太阳能晒土消毒;适当稀植,合理灌水,保证通风,降低环境湿度;保护地要适时通风换气,灌水后迅速通风,降低室内湿度;及时拔除病株,严禁用病株作为母株繁殖草莓。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