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收获农具
2458
切换pc版
收获农具在农业还没有正式发明以前即已存在。在采集经济和原始农业的初期,人们是用双手来摘取野生谷物,之后逐渐使用石片、蚌壳等锐利器物来割取谷物穗茎,并逐渐把这些石片、蚌壳加工成有固定形状的石刀和蚌刀。这便是最早的收获农具。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就曾出土了距今近3万年的打制小石刀。石刀蚌刀之后,出现了石镰和蚌镰,石镰和蚌镰器身呈长条形,刃部加工成锯齿状,增加了收割的功效。目前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都发现了制作精致、形式多样的石镰,其年距今近8000年左右。 夏商西周时期在生产中使用的收获农具依然是石刀、陶刀和石镰、蚌镰,但同时也出现了青铜收获农具,如铚、艾等。《诗经·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铚就是青铜刀,艾就是青铜镰。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出土一批铜镰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青铜收获农具。战国时期出现了铁铚和铁镰。河北省平山县、兴隆县,以及河南省新郑县等地都有陶镰范的出土,可见当时铁镰的使用量已相当大。西汉以后,铚被淘汰,铁镰成为最主要的收获农具,直至明清时期依然如此。 宋元时期出现了一种收割机械推镰。王祯《农书·铚艾门》:“推镰,敛禾刃也……形如偃月,用木柄,长可七尺。首作两股短叉,架以横木,约二尺许,两端各穿小轮圆转,中嵌镰,刃前向,仍左右加以斜杖,谓之蛾眉杖,以聚所劖之物。凡用则执柄就地推去,禾茎既断,上以蛾眉杖约之,乃回手左摊成缚,以离旧地,另作一行。子既不损,又速于刃刈数倍。”推镰主要是针对荞麦的落粒性面发明的,但它同时起到了减轻劳动强度的效果。推镰的发明,是收获农具上的一个突破。宋元时期还创制一种提高收麦效率的组合农具麦钐、麦绰、麦笼。王祯《农书·麰麦门》:“麦钐,芟麦刃也……如镰长而颇直,比薄而稍轻,所用斫而劖之,故曰钐。用如也,亦曰。其刃务在刚利,上下嵌系绰柄之首,以芟麦也。比之刈获,功过累倍。”钐是装在麦绰柄上使用的,而麦绰则为“抄麦器也。篾竹编之,一如箕形,稍深且大。旁有木柄,长可三尺,上置钐刃,下横短拐,以右手执之。复于钐旁以绳牵短轴……左手握而掣之,以两手齐运,芟麦人绰,覆之笼也。”麦笼盛芟麦器也,“判竹编之,底平口绰,广可六尺,深可二尺,载以木座,座带四碢,用转而行。芟麦者腰系钩绳牵之,且行且曳,就借使刀前向绰麦,乃复笼内。”麦钐、麦绰、麦笼“三物而一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尤其适用于地多人少地区的麦田收割,至今在一些麦区仍在使用。

点赏 点赞 1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