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豆科属多年生牧草,有“牧草之王、绿色黄金”之美称,生长期为5年左右,该草具有适应性较好,产量高、草质优等特征,一般春播当年产鲜草量达4000kg左右,以第二、第三年为最高。
一、栽培技术要点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的气候,多雨湿热天气不利生长在日平均气温15-21℃生长最快。
1、土壤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地、排水不良与酸性强的土壤外,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生长。特别是在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和土层深厚的微酸碱性或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最佳,ph以6-8为宜。
2、整地:要求深耕细作,上虚下实,畦面平整、土碎,确保根系入土深,生长良好。同时,四周开深排水沟,沟深30cm,宽30cm,畦间开浅沟,深15-20cm,宽20cm,做到田间无积水,土壤保持湿润,又不淹苗。
3、播种: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最适宜播种期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5月和秋季的9-11月份,播种方式以条播和撒播为宜,条播行距为30cm,播深为2-4cm,湿土浅播,干土稍深,播后适度镇压。
4、种子处理:播前种子最好在太阳下晒2-4小时,播种时种子最好接种苜蓿根瘤菌剂,亩用种量以1kg为宜。
5、除杂草:杂草危害主要在苗期和6-8月份生长缓慢期,整地后播前一天用除草剂处理一次,出苗后杂草2-3叶期前或植株小于5cm前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刈割后根据杂草长势来处理,若杂草长势强于苜蓿,可于刈割后7天左右用上除草剂处理。夏季的杂草处理可采用刈割和除草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6、施肥:播前亩施2000kg有机肥或过磷酸钙20-30kg作基肥,苗期和每茬刈割后亩追施10kg左右的氮肥、15kg左右的磷肥,第二年根据苜蓿根瘤菌生长情况,可酌情减少氮肥用量。如果土壤酸性,应施入适量石灰。
7、灌溉:喜水适中,播后遇天气干燥、土壤干燥要及时浇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否则会影响出苗率。但忌积水,多雨或曝雨后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8、病虫害防治:苜蓿病虫害主要在夏季7、8月份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少量腐根和蚜虫,可采用曝雨后及时清除积水、药剂处理进行防治。
二、刈割:紫花苜蓿产量、刈割次数与土壤条件、气候和雨水等因素有关,一般春播当年可刈割4茬,第二年6-7茬,以3-6月份、9-12月生长较快。一般25天左右可刈割一茬,酷暑(7-8月)严冬(1-2月)长势缓慢。刈割时根据不同畜禽的需要,以株高60-70cm、或现蕾期和初花期为佳,过早影响产量,过迟则降低饲用价值,留茬高度以4-5cm为宜。
三、利用: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鲜嫩多汁,适口性好,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丰富,是目前饲用价值最高的牧草,其花蕾期干物质粗蛋白达22.88%、粗脂肪5.07%、粗纤维26.76%、酸性洗涤纤维30.79%、灰分12.02%、水分含量87.44%,且各种畜禽均喜采食,适宜青饲、调制干草等。